繁体字网欢迎您翻开《立夏》,请相信阅读点亮人生。
立夏》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燕京岁时记》 《金陵秋

发布人:繁体字网 www.fantiz5.com

立夏的各地习俗

  盐城立夏

  自古以来,盐城境内居民对立夏节颇为重视,这天的饮食可谓丰富多彩。有熟煮蛋、熟莲藕、裹粽子、蒸粘饼等等,南北地区,各有侧重。此外,还有两项特殊的习俗:称体重和吃黄烧饼。此俗何时开始的呢?据考证,称体重与吃烧饼的习俗是明洪武年间从苏南传入境内的。元末,白驹场盐民张士诚揭竿起义,在苏州建国,号称昊王。朱元璋来张士诚之后,把吴国的大批居民赶到苏北沿海,这就是历史上的“洪武赶散”。这些移民来境内定居后,仍保留了吴国的风俗。那么,吴国这一习俗又是怎样来的呢?这要追溯到三国时期的“孙刘联姻”。

  立夏节称小孩相传,三国时刘后主阿斗是赵子龙在长坂从曹军百万军中救出来的,因阿斗母亲已投井自杀,刘备把阿斗带在身边。后来周瑜误施美人计,刘备遂娶吴王孙权的妹妹为继室。刘备要出征领战,带着阿斗很不方便,就把阿斗交给孙夫人抚养。那时,孙夫人住在吴国,那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让孙夫扶养阿斗,既平安又放心。于是,刘备准备了许多礼品,特地做了许多蒸饼,装成20担,层层相叠,中间用青菜叶子隔开,由赵子龙护送去吴国。

  到吴国时正好是立夏节。孙夫人一见白白胖胖的小阿斗,非常欢喜。但孙夫人也有顾虑,毕竟是晚娘,万一有个差错,不仅夫君面上不好交待,在朝廷内外也会留下话柄。美丽聪明的孙夫人想了一个办法:今天正是立夏,用秤把小阿斗在子龙面前称一称,到翌年立夏节再称,就知道孩子养得好不好了。打定主意后,便立即将小阿斗过秤。赵子龙觉得新鲜,也顺口讲了一句吉利话:“娘娘,孩子钩住了,准平安,养得好。”接着赵子龙高高兴兴地把礼物一一呈上。但20担蒸饼,已压得不成形了,怎么办呢?赵子龙灵机一动,说:“主母娘娘,依我们蜀国的风俗,立夏节家家都做塌饼送人,请主母娘娘收下。”孙夫人高兴地收下了这些塌饼,并把它分给宫女们吃,个个称赞说好。从此每年立夏节,孙夫人把小阿斗称一称,向刘备报平安,又仿制大量的烧饼分给宫女,因而在江南一带就形成了立夏节称小孩和吃塌饼的习俗。随着苏南移民的北迁,这一习俗在盐城一带传至今。

  福州立夏

  旧俗立夏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称“立夏节。”古代天子率百官迎夏于南郊,并举行祭祀炎帝、祝融的仪式。到明代民间始有尝新风俗,清代更有祭神、尝新、馈节、秤人、烹新茶等俗。江浙一带至今仍保留吃立夏蛋、健脚笋、五虎丹、三两半等“吃补食”的饮食风俗;云南宣威地区则有大门插皂荚枝、红花以压崇,围灰墙脚以避蛇之俗。我国部分少数民族亦有过立夏节的习俗。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凡在福州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州的人无不爱吃。它成为福州著名的风味小吃,成为福州地方的一种特殊标志。离乡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在异国他乡,一听“鼎边糊“三字,就好像见到家乡的“倩影”,成为恋祖爱乡的风味小吃。

  鼎边糊立夏煮鼎边“做夏”,盛行于明末清初。立夏已进入农忙旺季。这一天煮鼎边,不光是一家人吃饱吃好然后下田劳动,还要互赠左邻右舍一起品味。像涮鼎边一样,“一纹(涮)就熟”,藉以联络感情。体现福州人“金厝边银乡里”的传统美德。从鼎边糊传说来看,“做夏”吃鼎边,意义更深一层。明朝嘉靖年间,福州沿海城乡常遭倭寇骚扰。戚继光带兵入闽剿倭,处处受到当地人民拥戴与欢迎。老百姓经常送粮送食犒劳戚家军。有一天,戚家军到了福州南郊,一路上打了好几个胜仗,决定在此地休息半天。南郊的老百姓早就将家里好吃的东西集中在一起,以便慰劳三军。料想不到,从长乐方向又闯出一股倭寇向福州南郊扑来。戚家军紧急集合准备迎战。乡亲们正在烧菜煮饭办酒席,准备庆功,但已无法开席了。不知是谁出了个主意,将大米磨成浆,肉丝、蚬子、金针、木耳、蛏干、干贝等等一股脑儿混煮成高级清汤,涮米浆于锅边,不消一刻钟,一锅又一锅的鼎边糊出来了。众将士吃饱后奋勇上阵,不消两个钟头,把倭寇全部消灭在海边。“做夏”吃鼎边糊,缅怀民族英雄,也有着爱国主义的内涵。

  江南立夏

  民间立夏日风俗习惯必须吃蛋,还有吃七家茶、吃李子、吃麦豆粥等,据说有祛病的妙用。江南地区有立夏尝“三新”的俗谚。“三新”即樱桃、青梅、鲥鱼。樱桃,“先百果而熟,含羞带红来到人间”,其色泽晶莹红艳,香气独特浓郁,浆汁丰富甜美,历来为“尝新”之首选。康熙四十四年四月,康熙皇帝第五次南巡到南京,江宁织造曹寅以玄武湖樱桃进奉。康熙大喜,曰:“先进皇太后,朕再用。”于是,急命差官飞马传递北京,限24个时辰送到。青梅,即梅之未熟透者。其色青,故名。味酸而脆,可制蜜饯,可酿酒,《三国演义》中有“青梅煮酒论英雄”之句。鲥鱼,鳞白如银,肉质肥嫩,味极鲜美,为鱼中珍品,以镇江所产最为名贵,明清时即列为贡品。“三新”也有指“竹笋、樱桃、梅子”,“樱桃、青梅、麦仁”,“竹笋、樱桃、蚕豆”的。总之,在立夏时节,可吃上时令新鲜的食物。

  立夏

  立夏吃蛋

  “立夏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节吃蛋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古人认为,鸡蛋圆圆溜溜,象征生活之圆满,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之平安,经受“疰夏”的考验。立夏日一般在农历的四月,“四月鸡蛋贱如菜”,人们把鸡蛋放入吃剩的“七家茶”中煮烧就成了“茶叶蛋”。后来人们又改进煮烧方法,在“七家茶”中添入茴香、肉卤、桂皮、姜末,从此,茶叶蛋不再是立夏的节候食品,而成为中国传统小吃之一。“立夏吃只蛋,力气大一万”,宁波人有立夏吃茶叶蛋的习俗。记得小时候还有撞蛋的游戏,看谁的蛋结实。

相关文章:

上一篇:立夏的农俗民歌 下一篇:立夏的养生之道 回目录:《立夏

立夏介绍: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华南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而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故此时也是农作物病虫害的多发期和人们易于犯感冒的时期,正如左河水所云:“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时病时虫人撒药,忽寒忽热药搪人。”

二十四节气文化知识: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8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