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转换器繁体字网旗下考试题库之历史试题栏目欢迎您!
1、试题题目:“艰难的抉择”一度是网络流行语。其实在中国近代史上,“抉择”问题..

发布人:繁体字网(www.fantiz5.com) 发布时间:2016-03-03 05:30:00

试题原文

“艰难的抉择”一度是网络流行语。其实在中国近代史上,“抉择”问题比比皆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忠刚慑泰西之魄,而以精思窃制器之术,国耻足兴,于公是望!

——曾国藩《复李少茎中丞》

材料二 夫共和是否决不能行于我国,此非可以空言折人之口,必有待于他日之试验,此勿深论。然问国家之弊,极于前清时代,不行政治革命,庸有幸乎?欲行政治革命,而不先之以种族革命,为道果克致乎?……夫谓共和不能行于中国,则完全之君主立宪,其与共和相去一问耳。……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既认为可以行君主立宪之国民,自应认为可以行共和之国民。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1912年5月7日)

材料三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要设法使他不沉下去,而我们在河中被急流冲走。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河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只好抓住他。英国和美国在岸上向我大喊,千万不要那根稻草。但是他们不帮助我。他们只顾自己嘲笑,却又叫我不要抓苏俄这根稻草。我知道那是一根稻草,但是总比什么都没有好。

——《孙中山集外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曾国藩抉择了什么?据所学知识指出,迫使他做出这一抉择原因的主要史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粱启超的抉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是如何抓住“苏俄这根稻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上述历史人物作出不同抉择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来源:0106 期中题   试题题型:材料题   试题难度:中档   适用学段:高中   考察重点: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试题答案:该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解析内容如下:
(1)抉择: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史实:太平天国运动;两次鸦片战争。
(2)变化:从主张变法维新(或君主立宪)到认可共和革命。说明:民主共和逐渐成为时代潮流;梁启超顺应了历史的变化。
(3)说明:接受中共和苏联(共产国际)的帮助;改组国民党;提出新三民主义;进行国共合作。
(4)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3、扩展分析:该试题重点查考的考点详细输入如下:

    经过对同学们试题原文答题和答案批改分析后,可以看出该题目““艰难的抉择”一度是网络流行语。其实在中国近代史上,“抉择”问题..”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您对于考点“高中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关该知识点的概要说明可查看:“高中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4、其他试题:看看身边同学们查询过的历史试题:

历史试题大全 2016-03-03更新的历史试题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4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