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转换器繁体字网旗下考试题库之语文试题栏目欢迎您!
1、试题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一个人的坚持余显斌我17岁时,他..

发布人:繁体字网(www.fantiz5.com) 发布时间:2015-07-18 09:00:00

试题原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个人的坚持
余显斌
  我17岁时,他19岁。那时,我们是同学,是学校闻名的“两支笔”。
  我21岁,他23岁,我们师范毕业,成了小镇同一所学校的教师。
  在小镇,我遇见了自己心仪的女孩,含羞带娇,是一朵天然的百合花,开放在临水的一个商铺里,经营着一爿小店。于是,教学之余,我就会钻进小店,经营起自己的爱情,也经营起小店的生意。他呢,依然初衷不改,喜好文学。白天教书,晚上写作,稿子一篇篇发出,文章一篇篇见报,成了县里有名的文人。
  生活,不会总是直线,有时,也会弯曲。
  不久,他调走了,一床被子,一箱书籍,到了一个偏僻的山里学校任教。那地方,我去过一次,是一个很闭塞的地方,白屋粉墙,“只堪图画不堪行”。他仍然教书,写文章,游山玩水,过着古代丈人笔下的田园生活,从来不去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
  我,依然在小镇经营着自己的小店,自己的日子。
  他再调回来时,已经是几年后了。回到小镇,他依然是一箱书,后面,是他的妻子,一个眉眼如画的少妇。他没有多大改变,唯一变化的,是鼻梁上多了一副眼镜,身上的书卷气更浓了一些。而我,领着一份教师的薪水的同时,已经拥有一个不小的商店。
  我们后来的分别,则是由于市重点中学的招聘。
  市重点中学,离我们学校二百多里。既然是重点中学,毫无疑问,无论是资源还是教师福利,都远远优于普通中学。
  教师不是圣人,我不是,他也不是。我们都加入到应聘的队伍中。
  当时,他信心十足:他是市里有名的文化人,又是市政协委员。应聘被招,非他莫属。
  大家也都这样想。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我们同去的几个人都应聘成功了,而他,却落聘了。
  他很沮丧,也很惭愧,一直到第二年招聘,为鼓励他再次应聘,我才揭穿了谜底:“现在的招聘,谁看才?都是看‘财’。”我把财字咬得很重,提醒他。
  他听了,愣了一会儿,然后坚决拒绝了我的好意:“人,总得有个道德底线。做教师的都这样,怎样面对学生?”我苦笑,十几年过去了,他仍是校园里当年那个青葱的青年;而我,已成熟老辣得连我自己也不敢相认了。
  生活,总是这样,让人无奈地改变,又让人反躬自省,难以心安。
  带高三的那年,学校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一天,学校领导找来我,特意告诉我:上学年,他在普中带高三,带得很好。他的班上,除一部分考上大学外,还有一部分成绩不错的复读生。
  今年,他担当着复读生的班主任。
  领导的意图,明显不过——把那些复读生挖过来。
  我虽觉得这样做不地道,但也无奈,还是去了。
  以我的鬼精明,挖他的墙脚,还不是易如反掌。几天暗地里活动,他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都答应跟我走。大家大概都觉得不好意思和他说吧,商量的结果是先走,然后再给他打电话,告诉实情。
  走的时候,是个雨天,我特意雇来一辆公交车。
  我们准备走时,他来了,打一把伞,来送行。
  一切,都在他眼底。
  我站在那儿,红着脸,很惭愧。
  学生们也低着头。
  他笑笑,很豁达,说:“去吧,如果你们觉得这样对你们的发展有利,就去吧。不过,无论走到哪儿,都要注意身体,好好学习,不要让我失望。”
  他的眼圈红了,孩子们的眼圈也红了。
  然后,他走近我,拍拍我的肩:“孩子都交给你了,一路注意啊!”
  车子走了好远,回过头来,看见他仍立在细雨中,静静地、孤独地、落寞地、倔强地站着。
  有个学生说:“我们的老师真可怜!”一句话,车里响起了一片啜泣声。那一刻,我的眼圈也红了,为他,为我,也为了孩子的话。(选自《当代青年》2009年第9期)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小说中的两个人有着相同的起点,相似的经历,但在生活中却有着不同的遭遇,这源于他们对生活有着不同的认识与追求。
B.小说中的“他”是一个与诗书、田同为伴,乐情山水,从来不去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不想改变自己命运的人。
C.一个最有希望应聘成功的人却落聘了,小说借此批判了选用人员只看“财”不看“才”,以致良莠不分的社会现象。
D.因学校之间的竞争而挖墙脚一事,把小说情节进一步向前推进,学生的一句“我们老师真可怜”,不仅会给读者带来一阵心灵伤痛,也会让读者陷入深思。
E.这篇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叙事简洁明了,于平易朴素的叙事、描写中浸透着一种感人的力量,并在对比中凸显了一个正直自守的高贵灵魂。
(2)小说的倒数第2段,写到“他仍立在细雨中,静静地、孤独地、落寞地、倔强地站着”,此处描写表现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小说题目为“一个人的坚持”,有人认为这种坚持很可贵,有人认为这种坚持不值得,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来源:期末题   试题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试题难度:中档   适用学段:高中   考察重点:现代文阅读



2、试题答案:该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解析内容如下:
(1)BC
(2)这处对“他”站姿的描写表现出主人公在利益纷争面前的淡泊、宽厚、坚定及在当今社会条件下难觅同道的孤立无援,他虽内心无限凄楚,但对个人道德底线却执着坚守着。(意对即可)
(3)①小说中的“我”是一个线索人物,小说中的主人公的经历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历写出来的。“我”是小说中“他”的生活经历的见证人。
   ②小说中的“我”与“他”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生活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说以“我”的人世随俗、成熟老辣来反衬“他”的坚守道德底线、不甘随波逐流、纯真正直而又宽厚的品格。“我”的存在,对塑造主人公的性格和揭示小说的主题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意对即可)
(4)示例:
  观点一:认为可贵。从主人公自身角度看,作为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他”坚持了自己的操守,令人敬佩。从学生的角度看,“他”的坚持,教育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最后也感动了很多的孩子。从社会的角度看,“他”的坚持,是难能可贵的,社会需要这样的坚持,只有这样正直自守的高贵灵魂,才能让这个社 会得到净化,充满希望。
  观点二:认为不值得。从主人公自身角度看,“他”的坚持,让“他”缺失了很多,失去了到条件好的学校工作的机会,失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从学生的角度看,“他”的坚持,虽说作为教师是应该坚持,但是这样的坚持会埋没“他”的才能,让更多的孩子缺失很好的教育。(至少答出两点理由。如有其他观点,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成理也可)
3、扩展分析:该试题重点查考的考点详细输入如下:

    经过对同学们试题原文答题和答案批改分析后,可以看出该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一个人的坚持余显斌我17岁时,他..”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您对于考点“高中现代文阅读”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关该知识点的概要说明可查看:“高中现代文阅读”。


4、其他试题:看看身边同学们查询过的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大全 2015-07-18更新的语文试题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4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