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转换器繁体字网旗下考试题库之语文试题栏目欢迎您!
1、试题题目:阅读理解。【甲】……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

发布人:繁体字网(www.fantiz5.com) 发布时间:2014-12-08 09:00:00

试题原文

阅读理解。
  【甲】……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王安石《伤仲永》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①邑人之(   )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文关于学习所持观点的相通之处是什么?其根据(或理由)各是什么?
共同观点相通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或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文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来源:山东省中考真题   试题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试题难度:中档   适用学段:初中   考察重点:文言文阅读



2、试题答案:该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解析内容如下:

1.①感到惊异
  ②没有用来……(的方法或途径)(意思对即可)
2.①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它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②用宁静修养身心,用俭朴培养品德。(意思对即可)
3.观点:要靠后天持恒不懈,否则难以成才。根据或理由:
  甲文:父亲醉心于眼前名利,致使仲永荒废学业;
  乙文:示例: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顽强意志就无法成就学业。(意思对即可)
4.甲文借事说理;乙文从反面(或否定的角度)。(意思对即可)

3、扩展分析:该试题重点查考的考点详细输入如下:

    经过对同学们试题原文答题和答案批改分析后,可以看出该题目“阅读理解。【甲】……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您对于考点“初中文言文阅读”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关该知识点的概要说明可查看:“初中文言文阅读”。


4、其他试题:看看身边同学们查询过的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大全 2014-12-08更新的语文试题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4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