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形查询 | 花鸟字 | 三字经 |甲骨文 | 对对联 | 在线翻译 | 人生感悟 繁体字网-实用的文化、查询网站!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明李贽著《李氏焚书》一书的历史文化

时间:2015-09-12 09:33 分类:历史文化 阅读次数:

  《焚书》,又称《李氏焚书》。六卷。明李贽著。万曆十八年(一五九〇)初刻,二十八年重刻,万曆三十年及天啓五年(一六二五)两度被禁毁,清乾隆时仍被列爲禁书。通行本有中华书局一九六一年版及一九七五年版(与《续焚书》合编)。

  李贽(一五二七——一六〇二),号卓吾,又号宏甫、百泉、温陵居士等,泉州晋江(今福建晋江)人。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福建乡试举人,嘉靖三十五年任河南辉县教谕,此后当了二十馀年小官,官至云南姚安知府。其间读了王守仁的著作,见过泰州学派的罗汝芳,拜王艮之子王襞爲师,泰州学派「百姓日用是道」(《心斋王先生全集》卷三)的思想对李贽影响很大。万曆八年(一五八〇)辞官至湖北黄安(今红安),寄居耿定理家,教授耿家子弟。十二年耿定理去世,其兄耿定向係明著名道学家,不满李贽的「超脱」,李贽不得不移居麻城龙潭芝佛院,在此讲学近二十年。因讲学与所著之《焚书》中大力反对以孔子之是非爲是非,揭露耿定向等理学家「口谈仁义而心存高官」之虚僞,被朝廷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之罪名于万曆三十年逮捕,同年三月在狱中用剃刀自刎,终年七十六岁。著作尚有《藏书》、《初潭集》、《明灯道古录》等,事迹见袁中道《珂雪齐近集·李温陵传》。

  《焚书》是李贽的诗文集,集中反映作者的学术思想。李贽长期从事教学,故书中有其丰富的教育思想。《焚书》卷一、卷二爲《书答》,卷三、卷四爲《杂著》,卷五爲《读史》,卷六爲诗歌。卷首有作者自序、焦竑的序和袁中道的《李温陵传》,书未有黄节的跋。

  《焚书》中有关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才胆识兼备的人才观。李贽想培养的人才,是「有才、有胆、有识者。」(卷四,《解经题》)这是针对当时一些道学家「平居无事,只解打恭作揖,终日匡坐,同于泥塑,以爲杂念不起,便是真实大圣大贤矣。……一旦有警,则面面相觑,絶无人色,甚至互相推诿,以爲能明哲」而提出的(同上)。他认爲,道这家的缺点之一就是不能用于世,他要培养的就是能用于世的人才。其人才具体分爲八类,比爲「八物」:其一,鸟兽草木,其一羽毛、一草木皆堪人世之用;其二,楼台殿阁,未易动摇,有足贵者;其三,芝草瑞兰,譬之玩物,无取于温饱;其四,杉松栝柏,经历岁时,可任栋樑;其五,布帛菽粟,使人饱暖;其六,千里八百,任重致远;其七,江淮河海,能生人,亦能杀人;其八,日月星辰,能照见大地,物物赋成。此八物虽各有不同,但有其用,李贽要造就的就是这些实用之才,同时以此扭转明后期空疏的学风。

  二、随其资性,「一任进道」的教学论。李贽认爲,才有不同,因而必须因材施教,不强求一律。他説:「夫天下之民物衆矣,若必欲皆如吾之条理,则天地亦且不能。」(卷一,《答耿中丞》)对教师来説,「教惟因人」。(同上)对受教育者来説,应「愿作圣者师圣,愿爲佛者宗佛,不问在家、出家,人知与否,随其资性,一任进道。」(同上)其实质就是提倡发展个性的教育,反对传统教育压抑个性。

  三、儒佛道并举,贴近市民阶层的教育内容。李贽认爲,既然教育要随其资性,就须有不同的教育内容。他不赞成光用儒家经典的做法,而主张儒佛道各家经典并用,对不同的学生各有侧重。其教学内容还力求贴近市民实际生活,一反当时「存天理,灭人欲」的説教,主张「吃饭穿衣,即是人伦物理。」(卷一,《答邓明符》)大谈市民阶层的「迩言」:「如好货,如好色,如勤学,如进取,如多积金寳,如多买田宅爲子孙谋,博求风水爲儿孙福荫,凡世间一切治生産业等事,皆其所共好而共习,共知而共言者,是真迩言也。」(同上)他自称「不识讳忌,时时提倡」(此语指「迩言」,编者注)。正因他讲学内容紧密结合市民生活实际,故学者日衆,「楚省士翕然争拜门牆。」(《李贽研究资料》第一辑第二十一页)

  四、男女平等的教育观。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历来排斥女子,而李贽却敢爲天下先,公开向女子传授佛学。有人爲此致信李贽,説「女子见短,不堪学道」。李贽因而写了《答以女子学道爲见短书》(卷二),阐述了自己的男女平等的教育观。他指出,见识之长短不以男女爲别,「所谓短见者,谓所见不出闺阁之见,而远见者则深察乎昭旷之原也」,「短见者只听得街谈巷议、市井小儿之语,而远见者则能深畏乎大人,不敢侮于圣言,更不惑于流俗憎爱之口也。余窃欲论见之长短当如此,不可止以妇人之见爲短也。」他还以邑姜、文母等历史人物爲例,证明妇人见识未必尽短,女子与男子一样,有受教育的权利。

  五、师友合一的教师观。李贽从不以师自居。认爲「一爲人师,便只有我教人,无人肯教我矣。」(卷一,《答刘宪长》)他提倡以师爲友,以友爲师,师友合一:「余谓师友原是一样,有两样耶?但世人不知友之即师,乃以四拜受业者谓之师;又不知师之即友,从以结交亲密者谓之友。夫使友而不可以四拜受业也,则必不可以与之友矣;师而不可以心腹告语,则亦不可以爲师矣。」(卷二,《真师二首》)师友合一的教师观主要强调爲师不重形式,「师不在于四拜」(同上),还包含师生平等,互学互助,教学相长等内容,也是对道学家注重形式,「俨然而登讲帷,口谈仁义,手挥尘尾,可谓尊且贵矣」(卷三,《定村庵记》)的否定。

  六、独立思考、领会精神的学习方法论。李贽在爲学方面,大力提倡独立思考,反对盲从,认爲「仲尼虽圣,效之则爲颦,学之则爲步,丑妇之贱态。」(卷三,《何心隐论》)即使是儒家经典,也不能盲目信从,认爲《六经》等书「非其史官过爲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爲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阔门徙、懵懂弟子记忆师説,有头无尾,得前遗后,随其所见,笔之于书」,「大半非圣人之言」(卷三,《童心説》)。即使是圣人之言,也是「因病发药,随时处方」(同上),是针对当时的情况而言。李贽主张,读者应重在深入领会精神实质:「夫读书论世,古多有之,或见皮面,或见体肤,或见筋骨,然至骨极点。纵自谓能洞五脏,其实尚未刺骨也。」(卷六,《读书乐并引》)爲领会精神实质,爲学必须善于思考、质疑破疑,「要发疑,才能了悟」,「学人不疑,是谓大病,惟其疑而屡破方悟,故破疑即是悟。」(卷四《观音问》)他还认爲,应寻师访友,在交流中学习:「夫爲学而不求友,与求友而不务胜己者,不能屈耻忍痛,甘受天下之大炉锤,虽曰好学,吾不信也。欲成大器、爲大人、称大学、可得耶!」(《焚书》增补一,《又与从吾》)

  李贽的教育思想重个性、倡平等,批评道学家乃至儒家传统,顺应历史潮流,反映市民阶层的要求与特点,故其书受到当时许多士大夫的欢迎,虽屡禁毁而不絶。焦竑、李维桢道:「宏甫殁,遗书四出,学者争传诵之。」(《续藏书序》)顾炎武也説:「虽奉严旨,而其书之行于人间自若也。」(《日知录》卷十八)

  有关的研究资料,有厦门大学编《李贽研究参考资料》,沉灌群、毛礼鋭主编《中国教育家评传》第二卷等。 

明李贽著《李氏焚书》一书的历史文化

推荐专题:
最新资讯
热点资讯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