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形查询 | 花鸟字 | 三字经 |甲骨文 | 对对联 | 在线翻译 | 人生感悟 繁体字网-实用的文化、查询网站!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音学十书》一书的历史文化介绍

时间:2014-11-14 08:44 分类:历史文化 阅读次数:

  《音学十书》,又名《江氏音学十书》,十一卷,附书二卷。清江有誥撰。成书於清嘉庆道光年间。有清嘉庆道光问刊本、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上海中国书店影印嘉庆道光本、一九五七年四川人民出版社据渭南严氏《音韵学丛书》原版重印本等。

  江有誥(?——一八五一),字晋三,号古愚,安徽歙县人。清代著名音韵学家。江有誥从少年时代起学习就十分刻苦,二十二岁补为博士弟子。同辈中大都埋头科举,独江氏潜心研究文字音韵之学,闭门著述,寒暑无间。江氏治古音学之初,只见到顾炎武的《音学五书》和江永的《古韵标准》。他认为江永之书能对顾氏《音学五书》有所补益,但其分部“尚多罅漏”,所以,将古韵初分为十八部。不久江氏得段玉裁《六书音均表》,见自己和段氏持论多合,更觉自信。於是以段氏所分为本,对古韵重加梳理。最后又採纳了孔广森东冬分立的意见,遂定古韵为二十一部。晚年重点钻研文字之学,著《说文六书录》、《说文分韵谱》、《说文质疑》、《说文更定部分》、《说文繫传订》、《经典正字》及《隶书纠谬》等书,对“六书”及经典文字的正误颇有独到的见解。

  江氏的主要音学著作,全部匯於《音学十书》之中,这十种书是:《诗经韵读》四卷;《羣经韵读》一卷;《楚辞韵读》一卷(附《宋赋韵读》一卷);《先秦韵读》二卷;《廿一部韵谱》(未刻);《汉魏韵读》(未刻);《谐声表》一卷;《入声表》一卷(附《等韵丛说》一卷);《四声韵谱》(未刻);《唐韵四声正》一卷。

  《音学十书》卷首有段玉裁的《江氏音学叙》及段玉裁、王念孙与江氏往来论韵的信件,另附有《古韵廿一部总目》、《古音凡例》、《古韵总论》等材料。从《音学十书》的目录及葛其仁《江晋三先生传》的记载看,江有誥当另有《音学辨讹》、《唐韵更定部分》、《唐韵再正》等音学著作,惜今皆不传。

  《音学十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江有誥对上古语音系统的认识,也大致代表了清代古音学的研究水平。《诗经韵读》等四部“韵读”,把先秦所有的韵文都搜集在一起,一一注明韵脚及其所属韵部。这样既便利了读者,又使读者能更清楚地看见古人的韵例,使人知道其二十一部的分立是证据确凿的。这样巨大的工作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如《诗经韵读》卷一“周南。桃夭”篇:

  桃之天天,灼灼其华(音花)。之子于归,宜其室家(音姑,鱼部)。

  桃之夭天,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脂部)。

  桃之天天,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真部)。

  江氏在《诗经韵读》等书中的注音,凡言“音某”、“某某反”的,是指该字的古代读音;凡言“叶某某反”、“叶音某”的,是指此时临时改读某,而古本音另有某声。这仅仅是为了便利今人诵读,并非认为古字音无定读,因此这裹的“叶音”与六朝唐宋人的“叶音说”含义不同。江氏二十一部的排列顺序是从古韵通用合用的疏密远近之中总结出来的,较之前人泥於《唐韵》次第或仅凭主观意志排定更为合理和实用。《诗经韵读》对韵文合韵的处理也较严谨。作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韵都可以随便合用,合韵必须是音韵次第相近(读音相近)的韵。在《诗经韵读》等书中,相邻的两韵合用称为通韵;隔一部合用称为合韵;隔两三部合用称为借韵。隔四部以上就不能合用。作者认为,如果相隔很远的韵也能合韵,那就失去了分别部居的本意。

  《谐声表》一书,按照“同声必同部”的原则,以古韵为主,汉韵和《说文》声符为辅,将一千一百三十九个声首分别归入二十一部之中。谐声表的好处是可以将先秦典籍中的絶大部分字分别归入各韵部之中,这是仅仅依靠先秦韵文来系联所达不到的,因为《诗经》等韵文的入韵字仅一千多个。段玉裁也做过谐声表,但那是按照他的十七部做的,随着分部的细密,已不太适用,而且段氏有些声符的归部不太妥当。本书封段氏的谐声表作了一定的调整和补充,成为后代学者研究上古韵部归字的重要参考材料。

  作者在对谐声偏旁的分析研究中发现,各部的平、上、去三声相承,其字的偏旁谐声无不吻合,唯有祭、泰、夬、废四韵不与平、上两声发生关係。因此断定这四韵没有平、上两声。根据这个方法,江氏又撰写了《入声表》,对入声的分配进行了调整,纠正了前人在入声分配问题上的种种谬误。除偏旁谐声外,还从一字两读、先秦韵文中平入合韵这两个方面来考察人声的归属,将入声或独立、或与阴声韵相配。《入声表》每表以四声相配,造就等於给先秦语音系统作了韵图,使人们得以看见上古语音系统的全貌,从而推知语音演变的脉络。《入声表》还是拟测上古音音值的重要依据,因为要正确拟测上古音音值,得有两个基本条件:一、对中古音音值的正确拟定;二、对上古语音系统的有条理的排定。江氏的《入声表》正是一幅较有条理的上古语音系统图。《入声表》后还附有《等韵丛说》一书,用等韵学原理来辨今音的“讹误”,其目的还是为古音学服务。这种以古为正的思想固然不正确,但作者在书中声称:越是僻乡之处保留古音越多,却是极有见地的。

  《唐韵四声正》反映了作者对上占声调的看法。江有誥起初主张古无四声,后来经过反復研究,又认为古人实有四声,只不过古四声并非完全等同今四声。他批评《切韵》的编者未能审明古训,把当时的声调错误地当作古声调来分析,所以有将古甲声之字“误收”入乙声中去的;有一字古有二三声而仅收一声的。作者就是针对这种情况撰成《唐韵四声正》一书,在“古诗必同调相谐”的思想指导下,排比大量先秦两汉的韵文材料,将《唐韵》中字调与上古不同者一一指出。仿顾炎武《唐韵正》之例,每一字大书其上,博採三代两汉之韵文分注其下,以证明古人早有四声之说。作者还认为,古韵并不是每一部都具备四声的,有的只有平、上、去而无入;有的只有平、去而无上、入;有的只有去、入而无平、上;还有的只有入声而无平、上、去。这种认识比起将入声看作是平声之附庸的看法来,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作者在古声调问题上起码犯有两个错误:一、以古为正的思想;二、将同调相谐的规律极端化。

  《音学十书》在古音学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作者被人称为古音学的集大成者。这是因为:第一,在清代古音学家中,他最深入、最全面地作了研究,既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又能用大量的材料来说明问题。第二,江氏兼有考古与审音的能力,能用等韵原理来分析古韵。

  有关《音学十书》的研究著作主要有: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陈復华、何九盈《古韵通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音学十书》一书的历史文化介绍

推荐专题:
最新资讯
热点资讯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