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形查询 | 花鸟字 | 三字经 |甲骨文 | 对对联 | 在线翻译 | 人生感悟 繁体字网-实用的文化、查询网站!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东晋葛洪撰《抱朴子》的历史文化

时间:2015-07-28 08:30 分类:历史文化 阅读次数:

  《抱朴子》,分内外两篇,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东晋葛洪撰。通行本有:明《正统道藏》本、鲁藩本(又称「承训书院」本)、清孙星衍《平津馆丛书》本、中华书局一九八五年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本和一九九一年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释》本。

  葛洪(约二八三——三四三年),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县)人,生于西晋没落的士族家庭。自述「年十有三,而慈父见背,夙失庭训,饥寒困瘁。」(《抱朴子·自序》)少年时好神仙导养之法,师从其祖葛玄的弟子郑隐学道,后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太安年间,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选伏波将军,后赐爵关内侯。咸和初,携带子侄往交阯,止于广州罗浮山炼丹。在山著述不辍,约六、七年后去世。《晋书》卷七二有传,《抱朴子》的《内篇序》和《外篇自叙》及《太平环宇记》等,也有载述。

  葛洪著述除《抱朴子》外,还有碑、诔、诗赋百卷,移、檄、章、表三十卷,《金匮叶方》一百卷,《肘后要急方》四卷,以及《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等。多已亡佚。

  葛洪青年时代就「草创子书,会遇兵乱,流离播越,有所亡失,连在道路,不复投笔十馀年,至建武中乃定。」(《抱朴子·外篇自叙》)可见,《抱朴子》非一时所作。

  《抱朴子》成书约在公元三一七年前后,「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让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道臧否,属儒家。」(《外篇自序》)实兼採道、儒、墨、名、法各家之言。其中,有关教育的篇目主要有:《畅玄》、《论仙》、《对俗》、《至理》、《微旨》、《塞难》、《释滞》、《道意》、《明本》、《辨问》、《极言》、《勤求》、《地真》、《怯惑》、《勖学》、《崇教》、《审举》、《疾谬》等。

  《抱朴子》中的教育思想,可归纳爲如下几个方面。

  一、论人和教育的本质。

  葛洪认爲:「夫圆首含气,孰不乐生而畏死哉?然荣华势利诱其意,素顔玉肌惑其目,清商流徵乱其耳,爱恶利害搅其神,功名声誉束其体。此皆不召而来,不学而已成。」(《至理》)他指出,人先天相同的「最灵」之气,常常因社会的因素而丧失。据此,他从学习的角度对教育本质问题进行探讨。他説:「夫学者,所以清澄性理,簸扬埃秽,雕煅矿璞,砻炼屯钝,啓导聪明,饰染质素,察往知来,博涉劝戒。」(《勖学》)他把学习的本质理解成是清除后天各种「污染」,对先天素质进行培养的过程。实际上,他不仅指出了人的本质是「质素」,而且由学论教,进一步指出了教育的本质是「清澄性理」、「饰染质素」的社会实践过程。

  二、论教育价值、目的和过程。

  关于教育价值,葛洪充分肯定了人的可教育性。他説:「百兽可教之以战阵,畜牲可习之以进退,……又况乎含五常而禀最灵者哉?低仰之驷,教之功也。惊击之禽,习之驯也。」(同上)因此,「仙之可学致,如黍稷之可播种得,甚炳然耳。」(《勤求》)但他并不认爲教育对人的作用完全一样:「夫陶冶造化,莫灵于人。故达其浅者,则能役用万物,得其深者,则能长生久视。」(《对俗》)对于有的人而言,即便有明师教诲,也不能得道成仙。关于教育对社会的价值作用,葛洪给予充分的肯定。他説:「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弥纶人理,诚爲曲备。……五帝不相袭礼,而其移风易俗,安上治民一也。或革或因,损益怀善。」(《省烦》)在这个问题上,体现了他思想内核中「仙道」与「世道」之间的矛盾调和。

  关于教育目的,葛洪从道教的立场出发,指出:「内宝养生之道,外则和光于世,治身而身长修,治国而国太平,以立经训俗土,以方术授知音。……自持才力,不能并成,则弃置人间。专修道德者,亦其次也。」(《释滞》)这是对「爲道者」的要求。对于「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爲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对俗》)

  关于教育过程,葛洪认爲,由于人的先天素质不尽相同,因而应当允许「爲道」和「得道」有先后。他説:「才性有优劣,思理有修短。或有夙而早成,或有提耳而后喻。」(《勖学》)因此,他强调教育是「早学」与「晚播」相结合的过程:「盖少则志一而难忘,长则神放而易失,故修学务早。及其精专,习与性成,不异自然也。」(同上)「若乃絶伦之器,盛年有故,虽失之于阳谷,而收之于虞渊,方知良田之晚播,愈于卒岁之荒芜也。日烛之喻,斯言当矣。」(同上)这一观点后来被北齐顔之推发展成「早教」与「晚学」相结合,对后世讨论教育过程有一定的影响。

  三、对世俗教育的批判。

  魏晋时期,传统儒学日渐衰落。葛洪对此表示极大不满:「世道多难,儒教沦丧。文武之轨,将遂凋坠。或沉溺于黄色之中,或驱驰于竞逐之路。孤贫而精六艺者,以游夏之资而抑顿乎九泉之下;因风而附凤翼者,以驽庸之质犹迴遑乎霞霄之表。舍本逐末者,谓之勤修庶几;拥经求己者,谓之陆沉迂阔。于是莫不蒙尘触雨,戴霜履冰,怀黄握白,提清挈肥,以赴邪径之近易,规朝种而暮获矣。」(同上)他批评「世人饱食终日,复未必能勤儒墨之业,治进德之务,……闻至道之言而如醉,睹道论而画睡。有身不修,动之死地,不肯求问养生之法。」(《金丹》)他认爲,如果不信奉道教,就会造成「末俗偷薄,雕僞弥深,玄淡之化废,而邪俗之党繁。」(《明本》)

  对当时道教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葛洪也提出了批判。认爲「俗人不能识其太初之本,而修其流淫之末」(《道意》),又説:「患乎凡夫不能守真,无杜遏之检括,爱嗜好不摇夺,驰骋流遁,有迷无反,情感物而外起,智接事而旁溢,诱于可欲,而天理灭矣,惑乎见闻,而纯一迁矣。」(同上)又认爲有的人虽然诚心诚意地想得道成仙,但却不得修道要领和修炼方法,结果也只能是劳而无功。

  四、理想的道教教育主张。

  葛洪把「玄「之道」,作爲自己理想的道教教育内容:「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乾以之高,坤以之卑,云以之行,雨以之施。」(《畅玄》)但是,葛洪又认爲:「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爲本,若德行不修,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对俗》)可见,葛洪理想的教育内容体现了世俗性与宗教性的巧妙结合。

  围绕这一理想的道教教育内容,葛洪提出了一系列的道教教育与修炼方法。择要略述如下。

  第一,立志勤求。葛洪説:「夫求长生,修至道,诀在于志,……学仙之法,欲得恬愉澹泊,涤除反听,内视反听,尸居无心。」(《论仙》)又説:「至于仙者,唯须笃志至信,勤而不怠,能恬能静,便可得之,不待多才也。」(《辨问》)可见,这是他首要的教育与修炼方法。

  第二,循序渐进。葛洪指出:「凡学道,当阶浅以涉深,由易以及难,……学近术以辟邪恶,乃可渐阶精微矣。」(《微旨》)他特别强调:「初以授人,皆从浅始,有志不怠,勤劳可知,方乃告其要耳。」(《释滞》)又説:「积微致著,累浅成深。」(《疾谬》)这一观点,包含了辩证法因素。

  第三,因材施教。葛洪指出:「夫才有清浊,思有修短。……暗于自料,强欲兼之,违才易务,故不免嗤也。」(《辞义》)据此,他提出要针对各人的不同特点而施以不同的教育:「譬犹治病之方千百,而针灸之处无常,欲寒以温,除热以冷,期于救死存身而已。岂可诣者,逐一道如齐楚,而不改路乎?」(《喻蔽》)这一观点体现出以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爲依据的思想。

  第四,防微杜渐。葛洪比喻説:「盈乎万钧,必起锱铢;疏秀凌霄,必始于分毫。」(《博喻》)他进一步指出:「智者料事于倚伏之表,伐木于毫末之初。」(《知足》)并説:「故博其施者,末若防其微。」(《广喻》)防微的目的之一,便是博施。因此。葛洪把防微杜渐爲学道的一个根本方法:「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爲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无伤而不防。凡聚小所以就大,积一所以至仪也。若能爱之于微,成之于著,则几乎知道矣。」(《极言》)

  第五,改过迁善。葛洪继承传统儒家的教育观点,反覆申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日月之烛,晞顔氏之子也。」(《勤求》)「过而不改,斯诚委夷路而陷丛棘,捨嘉旨而咽鈎吻者也。岂所谓以小善爲无益而不爲,以小恶爲无损而不止,以至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者邪?余愿世人改其无检之行,除其骄吝之失,遣其夸矜尚人之疾,絶息嘲弄不典之言。」(《疾谬》)

  五、论选举、考试与教育。批评汉末以来选举不实的社会弊端:「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鷄。”」(《审举》)他认爲,长此以往,便会导致社会风气的急剧败坏:「怀正居贞者,填笮乎泥泞之中,而狡猾巧僞者,轩翥乎虹霓之际矣。而凡夫浅识,不辨邪正,谓守道者爲陆沉,以履径者爲知变。俗之随风而动,逐波而流者,安能复身于德行,苦思于学问哉?」(同上)因此,他提出要迅速「严试对之法」,「今孝廉必试经无脱谬,而秀才必对策无失指则亦不得暗蔽也。良将高第,敢其胆武,犹复试之以策,况文士乎?假令不能,尽得贤能,要必愈于了不试也。今且令天下诸当在贡举之流者,莫敢不勤学。但此一条,其爲长益风教,亦不细矣。若使海内畏妄举之失,凡人息侥幸之求,背竞逐之末,归举问之本,儒道将大兴,而私货必渐絶。」(同上)从某种意义上説,它爲隋唐科举制度的産生,作了理论上的铺垫和准备。

  葛洪认爲,若「明考课试,则必多负笈千里以寻师友。」(同上)他明确地意识到,考试是教育的指挥棒:「若试经法立,则天下可以不立学官,而人自勤乐(注:「乐」疑应作「业」)矣。」(同上)有鉴于此,葛洪进一步提出:「余意谓新年当试贡举者,今年便可使儒官才士,豫作诸策,计足周用集上,禁其留草殿中,封闭之。临试之时,亟赋之人事因缘,于是絶当答策者,皆可会著一处,高选台省之官,亲临察之。又严禁其交关出入,毕事乃遣,违犯有罪无赦。但此,属托之冀窒矣。」(同上)这套考试方案,当然不完全是他的发明,但却是他的创新。如果把它与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相对照,则不难发现其中的历史联繫。

  从教育方面研究《抱朴子》的成果有:毛礼鋭、沉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二卷有关章节、李军《论葛洪的道教教育思想》(刊《世界宗教研究》一九九三年第一期)等。 

东晋葛洪撰《抱朴子》的历史文化

推荐专题:
最新资讯
热点资讯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