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形查询 | 花鸟字 | 三字经 |甲骨文 | 对对联 | 在线翻译 | 人生感悟 繁体字网-实用的文化、查询网站!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中国音韵学史》一书的发展介绍

时间:2014-11-20 08:58 分类:历史文化 阅读次数:

  《中国音韵学史》,上、下两册。近人张世禄著。一九三八年 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印行,一九八四年上海书店重印。

  张世禄(一九〇二——一九九一),字福崇,浙江省浦江县人。著名语言学家。从小受到家学的熏陶,后入东南大学,师从胡小石、顾实、柳詒徵等著名学者。一九二六年毕业后任厦门集美学校语文教师,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二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译员。一九三二年至一九四七年间,歷任暨南大学、復旦大学、无锡国专、中央大学等校教授;其间曾在中少研究院歷史语言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一九五二年起任復旦大学教授。一生勤奋治学,著作等身。主要著作有:《广韵研究》、《语言学概论》、《中国音韵学史》、《古代汉语》、《张世禄语言学论文集》等。

  《中国音韵学史》共分九章。第一至第五章是上册,第六至第九章是下册。

  第一章《导言》,全面地论述了中国音韵学发展与研究的歷史,指出了音韵学在中国文化史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古代文字上表音的方法》,第一节谈中国语言文字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语的演进和文字的性质;第二节谈“形声”、“假借”和音义的关係。

  第三章《周汉间的训詁和注音》,第一节谈“声训”的渊源和体例;第二节谈“读若”和音义的关係;第三节讲述周秦两汉时人们的辨音和审音的问题。

  第四章《“反切”和“四声”的起源》,第一节介绍“二合音”和“双声”、“迭韵”的原理;第二节介绍字音的分析和“反切”的起源;第三节讲述“字调”的区别和“四声”名称的来歷。

  第五章《魏晋隋唐间的韵书》,第一节介绍魏晋六朝的韵书和诸家对韵部的分合;第二节介绍陆法言的《切韵》和唐代各种韵书的派别。

  第六章《字母和等韵的来源》,第一节介绍三十六字母的系统和演变的经过;第二节论述了等韵的原理以及它的起源。

  第七章《宋后韵书和等韵的沿革》,第一节论述从《广韵》到近代《诗韵》间的音韵学发展歷程;第二节论述宋代以后等韵表的演变;第三节着重讲了近代北音韵书的源流情况。

  第八章《明清时代的古音学》,第一节论述古音学的起源以及宋至明清诸家从郑庠到黄侃的古音学研究成果和他们的理论;第二节讲述近代对於《广韵》的研究情况。

  第九章《近代中国音韵学所受西洋文化的影响》,第一节讲反切的改良和国音字母的產生;第二节着重阐述了西洋语音学理输入中国后对中国音韵学发展和研究所產生的巨大影响。

  《中国音韵学史》的特点是史论结合。在这部著作中,作者系统地吸收、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中国音韵学的发展歷史。这对於揭示音韵学发展规律十分重要。比如清代的古音学,从顾炎武至黄侃,虽然“前修未密,后出转精”,但从现代的眼光看,其理论和方法存在着缺陷。他们所建立的韵部,无论如何细密,终不免有各部问相通的字音,於是由“异平同入”之说进而发明“阴阳对转”、“旁转”诸例;对於上古声纽研究,只能求合而不能求分,在合併的各类上又有着相通的问题,於是发生了章炳麟的“古双声说”、黄侃古韵二十八部和古声十九类的理论。这就使上古音系统和以陆法言的《切韵》为代表的中古音系统相混,而且把《广韵》二百零六韵简单地看作是因古今音变而设的。张世禄指出,造成这样的情况是由於用汉字作标音工具,没有採用现代语音学中音素分析法,结果是只能认识一些同音或双声迭韵的关係,无法作语言系统上的分析。作者提出,中国音韵学要在古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必须採用音标来作注音工具,同时根据现代语言学理论运用汉字以外的材料来整理现代音,考订古代音。此书对汉语音韵现象的论述还直接吸收了现代语言学的成果。例如对於古籍中常见的双声迭韵的连緜字,作者指出,它们大多是由具有复辅音声母的单音节词演变而来的。对上古汉语复辅音现象的揭示是现代语音学的重要发展。作者将这一成果用来解释古汉语的双声迭韵,是很有说服力的。

  《中国音韵学史》的另一个特点是研究传统的音韵学范畴和术语比较深入。比如古人用疾徐、长短、轻重、缓急、清浊等来规定四声,这就把音质、音强、音长、音高混为一谈。但实际上音势的强弱和音量的长短也能影响音调的高低变化,现代实验语音学也已证明了这一点。同时,元音和辅音的不同性质以及它们在音节中的拚合形式与汉语四声的分别也有联係。古人的这种规定有它的合理性。作者在指出了这种复杂现象的同时,还进一步揭示了这种现象的内在原因。他认为汉语各种声调的演化成功,是原始汉语复音词和词尾变化的节缩作用。既然声调的產生和音素的变异有关,那麼古人对声调的种种规定和描写必然包含着其它有关因素。

  此书的重印后记集中了自高本汉以来近半个世纪的音韵学研究新成果,全面地追踪、反映了国内外著名学者的新观点、新方法、新动向,把五十年来汉语音韵学的进展分成四个领域:一、中古《切韵》音系的研究,包括j化声母、重纽、介音、轻重脣音字、元音数量、纯四等韵有无i介音、《切韵》的性质等问题;二、上古音研究,包括声母、主要元音、介音、韵尾、声调等问题;三、近代音研究,包括八思巴字、《中原音韵》、入声、儿韵的发生等问题;四、汉语拚音文字的研究。在介绍国内外音韵学说的同时,十分注重对这些学说的分析评价。例如指出罗常培对鱼虞两韵在中古的地域分佈考证“颇有可议”之处。因为近年来对南北朝和隋代诗人用韵的研究证明,可区分鱼虞的方言区域不仅仅是罗氏所说的太湖一带,它也包括长江以南和西北地区及幽燕一带的方言。王力曾认为上古阴声韵尾d、g、b较多的现象是不合理的,而张世禄认为闭音节丰富的语言并非罕见,因为迄今为止已有老芒语、邵语等六种亲属语言证明歷史上汉藏语言的闭音节是较多的,后来才逐渐减少。 

《中国音韵学史》一书的发展介绍

推荐专题:
最新资讯
热点资讯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