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形查询 | 花鸟字 | 三字经 |甲骨文 | 对对联 | 在线翻译 | 人生感悟 繁体字网-实用的文化、查询网站!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尔雅》一书的历史介绍

时间:2014-11-21 08:49 分类:历史文化 阅读次数:

  《尔雅》,十九篇。今习见者多为注疏本,主要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晋郭璞注、宋邢昺疏)、清邵晋涵《尔雅正义》本和郝懿行《尔雅义疏》本。

  关於《尔雅》书名的意义,《汉书。艺文志》云:“古文读应尔雅,故解古今语可知也”,《大戴礼。小辨》云:“循弦以观於乐,足以辨风矣;尔雅以观於古,足以辨言矣”,可见“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尔雅”就是近乎雅正,依於雅正之语,以通故训之同异,则足以辨殊方异俗之言语。

  关於《尔雅》的作者,歷代有不同的说法,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尔雅》二十篇,不著撰人姓氏。三国魏张揖始创“《尔雅》为周公所作,仲尼(孔子)所增,子夏所益,叔孙通所补”之说,但并不十分肯定。后世学者多沿袭其说,唐陆德明并指明《释詁》一篇为周公所作。宋代起欧阳修等人指出张揖此说不可信,近代学者亦大多怀疑张说,认为《尔雅》当出於汉代小学家之手,经多人递相增益,非一人之作,在先秦或许已具雏形,成书约在汉武以后,哀、平以前。

  《尔雅》是中国第一部训詁学专著,又是中国第一部词典,对传统训詁学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自《尔雅》以后,歷代產生了一批同类性质的著作,如《广雅》、《小尔雅》等,形成训詁学上“雅学”的特殊门类。《尔雅》匯集了大量故训材料,是研究汉语词匯史的重要资料。因此,它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尤其在训詁学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据《汉书》著录,《尔雅》共二十篇,但今本只有十九篇,即:释詁、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前三篇训释非名物词语,其餘十六篇训释名物词语,根据类别分篇。《释亲》训释亲属名称,又分为宗族、母党、妻党、婚姻四类;《释宫》训释宫室名称,以及与宫室相连的道路、桥梁;《释器》训释各种器物名称;《释乐》训释音乐术语和乐器名称;《释天》训释有关天文的名称,又分为四时、祥、灾、岁阳、岁阴、岁名、月阳、月名、风雨、星名、祭名、讲武、旌旗等十三类;《释地》训释有关地理的名称,又分为九洲、十藪、八陵、九府、五方、野、四极七类;《释丘》训释自然高地名称,又分为丘、崖岸两类;《释山》训释山岳名称;《释水》训释河流名称,又分为水泉、水中、河曲、九河四类;《释草》训释草名;《释木》训释树名;《释虫》训释昆虫名;《释鱼》训释鱼名;《释鸟》训释鸟名;《释兽》训释兽名;《释畜》训释畜名。其分类反映当时人们对名物的认识和类别。

  《尔雅》解释词义,主要採取“某、某、某……,某也”的形式,例如《释詁》上:“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罗列了“林”等十个词,然后用“君也”加以解释。“某也”作为詮释词,大多是常见的、比较容易理解的词语,而被释词往往是古代词语或者当代比较难懂的词语。其中有些牵涉到文字上的假借问题,某个字被假借为另一个字的某义,於是就具有了这个假借义,这样的假借字也往往成为被释词。以上是对於一般词语採取的训释方法,《释詁》、《释训》、《释言》三篇大多採取这种方式。对於名物、器用一类的词语则採用辨义的方式。例如,《释器》在解释“豆”、“”、“登”三种器物时说:“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瓦豆谓之登。〕这是从製作材料的不同来说明它们的分别。同篇中又说:“金谓之鏤,木谓之刻,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这就是说,同样是鏤刻琢磨的意思,因为动作对象的不同而细分为“鏤”、“刻”、“切”、“磋”、“琢”、“磨”等六个词语。又如,《释天》说:“日出而风为暴,风而雨土为霾,阴而风为噎”,解释三种天气的用词不同。《尔雅》使大量的周秦时代的训詁材料得以保存,对於今天阅读上古典籍,研究上古词匯史是非常宝贵的。但是它在编排和训释上也存在一些不够科学的地方。首先,它在释义时往往採用以军词解释单词的方式,而许多词往往是多义的,这样它对词义的解释就常常显得不明确,容易引起误会。例如,《释言》说:“貽,遗也。”可是训释词“遗”本身既有“遗失”的义项,又有“赠送”的义项,这裹究竟是用的哪一个义项就不明确。其次,它採取把许多词罗列在一起的方式,也容易使人误以为这些词语都是同义词。如《释詁》:“台、朕、賫、畀、卜、阳,予也”,其实这裹的训释词“予”包含有两个意义,一是“给予”,二是第一人称代词“我”,这六个词按意义应分为两组,“賫”、“畀”、“卜”为一组,意为“给予”,“台、朕、阳”为一组,义为“我”。上述情况在《尔雅》中还不在少数,这反映了作者对於词匯学和词匯詮释学的认识远处在比较幼稚的阶段。因此,《尔雅》并不能当作现代的词典一样来利用。

  《尔雅》保存了大量的詁训材料,对於阅读先秦典籍十分有用,所以从东汉起就为歷代学者所重视。唐宋以后,《尔雅》进一步提高地位,列为儒家经典之一。东汉有臣舍人、樊光、李巡、孙炎注本,皆已亡佚,清马国翰等有辑佚,见马氏《玉函山房辑佚书》等。现存最早的完整注本是晋郭璞的《尔雅注》。南朝陆德明作《尔雅音义》(见《经典释文》卷二十九、三十),摘字为音,兼採诸家训詁,并考校各本异同,是研究《尔雅》的重要参考书。北宋初邢昺等为《尔雅》郭注作疏,体例谨严,多所引证,也有较高参攷价值。清代研究《尔雅》者甚多,从事校勘者有卢文弨、彭元瑞、阮元、张宗泰、刘光等人,辑佚注、旧音者有余萧客、臧庸、严可均、黄奭、马国翰、叶蕙心等人,补正郭注者有翟灏、戴、潘衍桐等人,校正文字者有钱坫、严元照等人,作新疏者有邵涵、郝懿行等人,考释名物者有程瑶田、宋翔凤等人。其中郝懿行的《尔雅义疏》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近人王国维《尔雅草木虫鱼鸟兽名释例》(见《观堂集林》,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陈玉澍《尔雅释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排印本)是近代研究《尔雅》的重要著作。此外,今人余嘉锡的《四库提要辨证》(中华书局,一九八〇年)和周祖謨的《问学集》(中华书局,一九六六年)也有重要的论述。 

《尔雅》一书的历史介绍

推荐专题:
最新资讯
热点资讯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