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形查询 | 花鸟字 | 三字经 |甲骨文 | 对对联 | 在线翻译 | 人生感悟 繁体字网-实用的文化、查询网站!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主要论述大学教育《大学》的历史文化介绍

时间:2015-06-25 07:38 分类:历史文化 阅读次数:

  《大学》,《礼记》篇名,主要论述大学教育。约成书于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一説曾子作。宋朱熹从《礼记》中抽出此篇,与《中庸》、《论语》、《孟子》合并称「四书」,撰《四书章句集注》。序言引「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有爲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从此提高了它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成爲学校通行的教科书,爲应科举考试者所必读。其思想属于思孟学派,也有荀学的影响。

  《大学》通篇主旨在阐明「大学之道」,也就是大学教育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实施步骤。《大学》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把「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作爲大学教育的三个目标,旧称「三纲领」。《大学》继承思孟学派性善论的思想,以「明德」爲人之天生善性,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明明德」。「明德」属修己范围,「亲民」属治人范围,修己的目的是治国安邦,所以第二个目标是「亲民」,由「亲民」再进一步,就可达到「止于至善」的最终目标。

  爲了实现「大学之道」的教育目标,《大学》提出了保证达到目标的具体操作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分爲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由个人修养到政治实践前后相续,连贯统一,一环紧扣一环,构成了「修己治人」的封建道德政治教育体系。《大学》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一个由己作起、推己及人、达于治国平天下的完整教育步骤和一套自我教育及反省的方法,旧称「八条目」。此八个步骤,从「格物」、「致知」开始,这是因爲儒家重视理性教育,「格物」、「致和」属认识范畴,「格」本义爲至,「致」解释爲穷尽,意即在与事物接触中,穷究真理。儒家认爲这是道德修养的基础和前提。

  《大学》提倡格物致知,要在「知本」,本即「修身」。认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爲本」,可见「格物」的目的在于修自己内心之涵养。这就要求修身者必须「诚其意」,「毋自欺」,因爲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即便在个人独处之际,也要谨守各种道德规范,一个君子在修炼自身时,要做到「慎其独」,不断培养高尚的品德,并使品德化爲自觉的行爲,这样的效果称爲「德润身」。并主张自修学道应如工匠之加工玉石,「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终成「盛德至善」而「民之不能忘」的君子。由于「道得衆则得国,失衆则失国」,所以「君子先慎乎德」。

  在论述「修身」与「正心」的关係时,《大学》提出了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如何注意克服偏私感情的问题。它説:「身有所忿懥(怒),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认爲个人一旦被情感好恶所左右,对事物的认识判断就会産生偏颇,甚至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这是因爲「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大学》在强调克服偏私情感必要性的同时,并未否定情感的积极作用,而是视其爲形成道德信念必不可少的因素。如它解释「诚意」爲:「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诚意」的实质就是要树立道德信念。它一方面要求具有自觉性——「毋自欺」,这是理智的体现,反映认识上的肯定倾向,另一方面要求具有坚定性——「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这是意志和情感的体现,反映实现道德理想和道德原则的决心与愿望。

  《大学》説:「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所谓治国必先齐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认爲「修身」是爲「治国、平天下」作准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即是「修身」的基本内容和步骤。依据儒家的德治观点,《大学》认爲政治原则应从属于伦理原则,前者应是后者的继续和延伸。从「孝」出发,可以「事君」;从「弟」出发,可以事长;从「慈」出发,可以「使衆」,同理,从家出发,则可以治国、平天下。这是因爲事物都有一个自然发展的顺序,「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结婚总在生育之前,修身总在治入之前,齐家必在治国之前,「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其爲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大学》还强调了克服偏私情感在政治实践中的意义。根据儒家「身教」传统,要求统治者推己及人,「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如果纵任偏私感情的发展,就会造成与衆人的对立。《大学》于此提出「絜矩之道」:「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凡是自己所厌恶的,必不能施之于他方。唯有遵循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待人,像执着「矩」去衡量「方」那样公正,才能使社会稳定,国治民安。只要做到了「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自然就令天下太平。所以「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是统治者实施教化必须遵循的原则。

  《大学》在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第一次把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作了纲领性的论述,明确规定了德育的目的和任务,德育的基本环节和要求,突出地强调民心向背与统治阶级道德实践的关係。这些对汉以后的封建教育曾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 

主要论述大学教育《大学》的历史文化介绍

推荐专题:
最新资讯
热点资讯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