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形查询 | 花鸟字 | 三字经 |甲骨文 | 对对联 | 在线翻译 | 人生感悟 繁体字网-实用的文化、查询网站!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战国荀况(荀子)著《荀子》的历史介绍

时间:2015-05-30 06:58 分类:历史文化 阅读次数:

  《荀子》,又名《孙卿书》、《荀卿子》,战国荀况(荀子)著。《汉书·艺文志》著录三十三篇,係传刊之误。西汉刘向所校该书凡三百二十二篇,除去重复二百九十篇,定爲三十二篇。唐杨倞据刘向辑本重定篇次,以类相从,今本即杨倞编定。

  荀况,字卿,亦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生卒年未能确定,其重要活动约在公元前二九八年至前二三八年间。荀子的先世是贵族,少年时他到齐国稷下学宫游学,后来他自已也成爲稷下名望很高的老师,曾三次作学宫的「祭酒」。作爲孔子学説的继承者,荀子批判吸取了诸子百家的成果,集先秦学术思想的大成。其王霸结合的政策思想,对汉代及其以后的封建政治産生了实际的影响,但在当时很难被採用。荀子晚年到楚国,春申君派他作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荀子去职,遂住在兰陵,讲学著书。在儒学经典的传授上,荀子的地位远超过孟子,汉初著名经学家,就师承关係而言,不少是渊源于荀子。

  《荀子》全书三十二篇:一、劝学;二、修身;三、不苟;四、荣辱;五、非相;六、非十二子;七、仲尼;八、儒效;九、王制;十、富国;十一、王霸;十二、君道;十三、臣道;十四、致仕;十五、议兵;十六、强国;十七、天论;十八、正议;十九、礼论;二十、乐论;二十一、解蔽;二十二、正名;二十三、性恶;二十四、君子;二十五、成相;二十六、赋篇;二十七、大略;二十八、宥坐;二十九、子道;三十、法行;三十一、哀公;三十二、尧问。《荀子》一书基本上是荀子的著述,学术界通常认爲,《大略》以下六篇或爲其门人所纪。

  《荀子》一书从「性恶」开始论证教育作用,认爲:「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僞,是性僞之分也。」(《性恶》)《荀子》标出「性」与「僞」这一相对的范畴。「性」,就是人性,指人的先天素质、自然状态、原始性质、生理本能等,「性者,本始材朴也」(《礼论》);「是天待而然者也」(《荣辱》),没有任何后天的人爲因素掺杂其间。「僞」,就是人爲,指通过后天的修养、学习而産生的种种变化。人性既然是处于原始本能状态的东西,那麽其中就不可能存在道德、理智的因素,这种本能如不加节制、引导,就会産生邪恶和暴力。因此,人性的开端是向着恶的。《荀子》提出「人之性恶」的命题,认爲孟轲所谓的「善」(礼义),是属于「僞」的结果而不是性。在对「性」与「僞」作区分的同时,《荀子》还进而标出「性僞合」的命题,前者是从两者的对立方面加以分析,后者是从两者的联繫方面加以考察。《荀子》声称:「无性则僞之无所加,无僞则性不能自美。性僞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也。故曰:……性僞合而天下治。」(《礼论》)可见,「性」与「僞」是各以对方的存在爲自我存在的依据,舍「性」则无「僞」,反之亦然。因爲没有素材(性),礼义加工(僞)就没有对象;没有礼义文饰,素材就永远处在原始的状态无从变化。只有两者结合——以性爲原料,以僞爲手段,原始状态的人才能变作社会化的人。这就是教育的作用,《荀子》称之爲「化性起僞」。人的道德观念和知识才能,都来自于后天的努力、学习,教育与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关键作用,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劝学》),人不论生于何地,其初相同,等到长大,相差甚远,这就是习俗和环境的力量所致,是「教使之然也」(《劝学》),教的结果,「则化矣」,也就是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或境界。

  《荀子》的「性僞分」,确认了教育的必要性,其「性僞合」,指出了教育的可能性;而「化性起僞」,则阐明了教育的现实性。可见《荀子》立论的角度,虽然与《孟子》一书相反,但其目标,又是一致的。无论「善端」还是「恶端」,都离不开教育的作用,不过,一主「内发」,一主「外铄」而已。

  《荀子》以「贤能」之士爲教育的首要目标。「贤能」之士就是具有儒家学者身份且擅长治理国政的各级官吏。《荀子》分儒者爲三个等级,最下等的是「俗儒」,这类人虽然顶着儒者的称号,但他们对当权者阿谀奉承,人格卑下,学术肤浅而驳杂,对先王之道、诗书礼义仅作教条式的诵读,却不知取法后王以统一天下。俗儒显然不能列入「贤能之士」。中间一等的是「雅儒」,他们学习并实践诗书礼义,懂得取法「后王」统一制度,而不去侈谈「先王」。虽然在「法典」未载或闻见未及的情况下显得拘执,但能诚实无欺,光明坦荡。最上等的就是「大儒」,这类人不仅取法「后王」,能统一礼义制度,而且知识广博,识见高超,能「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儒效》),自如地应对新环境、新问题,一旦被举用,即使是百里之地的区区小国,只要三年,也就能统一天下。这证明,《荀子》一书中的「大儒」,与《论语》、《孟子》中的「君子」、「大丈夫」有相通之处。作爲理想教育目标的「大儒」,其衡量准则是德性和才能的统一。由于修德是成业的基础和条件,所以《荀子》尤其重视礼义对个人言语、行爲的制约作用,通过礼义连结群体,达到「群居和一之道」。《荀子》强调:「君子知夫(知识、道德)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爲美也;故诵(读)数(讲説)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衆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静),能定然后能应(变)。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劝学》)这种知识博通、品格精粹、意志坚强的「成人」,也就是「大儒」和「大丈夫」。

  《荀子》主张,经过孔子整理的经籍应该作爲教育的主要内容。因爲《诗》是表现内心志意的;《书》是记录历史事迹的;《礼》是规定行爲标准的;《乐》是显露情感和谐的;《春秋》是暗寓褒扬、贬斥的。「取是而通之也,天下之道毕是矣」(《儒效》),也就是认爲天地间的学问囊括在经籍中了。

  《荀子》一方面继承了《论语》中的「六经教育」传统,另一方面,又根据社会的变迁有所改造和选择,主张:「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劝学》)就是把《礼》抬高到群经之上,强调「隆礼义而杀诗书」(《儒效》),把《诗》、《书》移到第二位,这与《论语》中「兴诗」、「立礼」、「成乐」的顺序显然有别。《荀子》认爲「礼」是「正其经纬」的纲纪,如果不以明礼义爲本,儘管学了一些《诗》、《书》的知识,若用它来修身、治国,那就如用指测河、用戈舂米、用锥当筷一样,难以获得成效。(《劝学》)在社会物质财富有限的条件下,如不对人的欲望加以节制,那麽,人的欲望就会无限膨胀,最终産生暴乱,使人群解体,社会动荡。正当的途经应该是「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礼论》),这也就是「养欲」、「节欲」之道。

  《荀子》赋予「礼」以「法」的新内容,主张「以不敌之威,辅胜人之道」(《王制》),即在武力的基础上,实行「礼治」,以巩固统治秩序。武力威摄正是法制的特徵,《荀子》强调「道之与法也者,国家之本作也」(《致士》),实质是将「法」置于「礼」同等重要的地位。《荀子》一书释「礼」爲法典的大义和纲领,并将「礼义」与「法度」并提,正是在沟通「礼」、「法」的基础上,将「礼教」引向「法教」。

  爲了贯彻「法教」和「礼教」,《荀子》充分肯定教师的价值和地位,倡导「师本位」。认爲「礼」是六经教育的基础,而「师」又是「礼教」的前提:「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礼论》)即表明礼是经之本,而师是礼之本。师尊固然离不开道(礼)尊,但无师何以知道(礼)?《荀子》据此视师爲「正礼」之准绳,使师的地位高于礼:「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爲是也?」(《修身》)《荀子》认爲,《礼》、《乐》只讲原则而无详细説明,使学生难以领会;《诗》、《书》均载往事而不切合当今实际情况;《春秋》言语隐晦而不利学生理解。所以求学必须接近贤师,才能得到经典的真义神髓(《劝学》)。「师」是学生与经籍间的「桥樑」、「捷径」,《荀子》称:「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儒效》),并将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的同等地位。

  《荀子》一书以「人性恶」爲教育出发点,认爲改变人性离不开礼(法),因此非常强调「积渐」式的学习方法。所谓「积」,就是个人不断接受外界的影响;所谓「渐」,就是外界对个人施加连续的作用。优、劣的环境对人起到正、负的作用,使人不期然而然地变化性质,所以「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劝学》),而且「就士」更显重要,因爲环境(「乡」)也是由一定的人所构成。「就士」指的是「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性恶》),与良师益友相处,是学习礼义的捷径,能身日进于礼义而不自知,这正是积渐的最佳效果(《劝学》)。

  除了通过师友积渐外,还以「礼」作爲学习和积累的对象:「厚者礼之积也,大者礼之广也,高者礼之隆也,明者礼之尽也。」(《礼论》)凡是厚重、弘大、高尚、明察的人格,都来自「积礼」。《荀子》将人的不同归因于各自所积不同:「人积耨耕而爲农夫,积斫削而爲工匠,积反(贩)货而爲商贾,积礼义而爲君子。」(《儒效》)通过各种不同的积累,人可以成爲尧禹那样的圣人,也可以堕落爲桀跖那样的大盗,或变作普通的工匠、农夫、商人(《荣辱》)。

  《荀子》一书进一步提出「积微」、「积久」和「专一」三种具体的「积渐」方式。

  一、「积微」。《强国篇》指出,一般人都忽略小事,喜欢大事,却常常不如注重小事的人,这是因爲小事经常发生,积之就能成大;大事很少发生,所积反而变小。《劝学篇》以比喻説明积学之功效:「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弩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二、「积久」。学习是通过持续不断的进步来变化个体性质的活动,积小成大的前提是坚持不懈,《劝学篇》称:「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儒效篇》强调:习以爲俗就能移人志向,安之既久就能化其本性。所以修学就是做「积久」的功夫。

  三、「专一」。「积渐「还须有方向上的专一,「并(专)一而不二,所以成积」(《儒效》),如果目标分散,今天积此,明天积彼,朝秦暮楚的结果只会一事无成。教师所教,学生所学,都贵在专一:「学也者,固学一之也」(《劝学》);「君子一教,弟子一学」,「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多而无定者,君子不与」(《大略》);「并一而不二,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儒效》)。

  《荀子》是儒家学派重要著作之一,对汉以后的教育思想家産生过重大影响,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历代研究《荀子》的著作有:唐杨恡的《荀子注》、宋钱佃的《荀子考异》、清王先谦的《荀子集解》、近人梁啓雄的《荀子简释》等。 

战国荀况(荀子)著《荀子》的历史介绍

推荐专题:
最新资讯
热点资讯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