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形查询 | 花鸟字 | 三字经 |甲骨文 | 对对联 | 在线翻译 | 人生感悟 繁体字网-实用的文化、查询网站!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战国时孟轲及其弟子万章等著《孟子》的历史介绍

时间:2015-05-27 08:00 分类:历史文化 阅读次数:

  《孟子》,战国时孟轲及其弟子万章等著。共七篇,每篇分上下,计十四卷。通行本有:宋刻大字本附赵岐注(有《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多种影印本)、明崇祯十三年(一六四〇)锡山秦氏求古斋刻《九经》本、清乾隆间武英殿刻《十三经注疏附考证》本、清嘉庆道光间江都焦氏雕菰楼《焦氏丛书》本等。

  孟轲(约前三七二——前二八九),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邹国近孔丘家乡曲阜,故孟轲自云「去圣人之居如此其近也」(《孟子·尽心下》)。他受业于子思之门人,「通《五经》,尤长于《诗》、《书》」(赵岐《孟子题词》),是孔子学説的重要继承人。青年时代即开始在家乡讲学。四十岁后,在招贤养士之风大盛的时代,他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历经宋、齐、滕、魏等国。六十多岁后,回家乡讲学达二十年,并撰成《孟子》七篇。他对教育极爲推崇,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尽心上》)。著名的弟子有万章、公孙丑、乐正子、公都子、屋庐子、孟仲子等。后世尊爲「亚圣」。

  《孟子》全书七篇,篇目依次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各分上下,共二百六十一章。篇名取每篇首章的文字,无特定含义。

  《孟子》一书发展了孔丘的「礼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仁政」。所谓「王道」,就是「以德行仁」。孟轲认爲:「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公孙丑上》),强调统治者在实行「仁政」时,首先要争取「民心」,应以「仁爱之心」对待民衆,认爲「民爲贵,社稷次之,君爲轻」(《尽心下》)。

  《孟子》将「仁政」学説和教育学説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认爲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来就具有「善端」,也就是有爲善的倾向。它从人的心理情意来论证以「仁义礼智」爲内容的道德先验性,倡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将恻隐(怜悯)、羞恶、恭敬和判断是非善恶作爲人本来就具备的四种心理倾向,即「仁义礼智」的道德意识,孟子称之爲天生的「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同时认爲良知、良能固然是天生而成,但是否能保存先天的善性,恰与后天的修习有关。所以又説:「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这就是説要将「仁义礼智」等天生善质转化爲现实的道德品质,断离不开教育。由此发展爲「四端」説:「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公孙丑上》)所谓「端」,只是一种萌芽状态的存在,要使它成长壮大,就需要有相应的物质、精神生活的环境,尤其是教育,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通过教育,人固有的「善端」才会逐渐扩充,「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不能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仅有「善端」而不知扩充,连「事父母」都不可能,足见《孟子》的「性善论」不是取消教育,而是要强化教育。教育的全部作用就在于引导人「保存」和「扩充」内在的善端,使之如星火燎原,滴水成河,终成君子,这就叫做「存心养性」。孟轲相信只要能存心养性「人皆可以爲尧舜」(《告子上》)。

  《孟子》强调伦理价值本位,认爲「人伦」就是「人道」,是作爲人的本质属性。「人伦」包含着五对关係,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后世称此爲「五伦」。其中体现第一伦关係的「孝」尤爲重要,因爲它是联繫宗法血缘关係的纽带,也是一切道德和政治的基石。孟子认爲,自夏以来的学校教育传统,其根本的目标就是造成遵循「人伦」之士:「设爲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滕文公上》)学校教育的目标既然在于「明人伦」,所培养的学生自然就是仁义贤德之士。这样的人,再进一步修炼,就能成就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贤士之所以会具有「大丈夫」的英雄气概,就在于他学习并保持了体现「仁义礼智」的「道」。「道」是儒家最高的人生境界,也是孟子关注的教育终点。「大丈夫」是其理想人格,被描绘爲具有涵盖天地万物的「浩然之气」,正是得「道」者的精神写照。

  孟轲以培养「大丈夫」爲己任,故《孟子》全书充满对「浩然之气一的赞颂之情。由于「养气」是基于先天的一良知」一良能」,所以《孟子》不以成形、规范的六经、六艺爲具体的教育内容,而是以天也间一切事物均爲「养气」的原料。他説:「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下》),在谈论如何读《诗》时,又提倡「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爲得之。「(《万章上》)就是要求人们不必被文献典籍的程式规章束缚自我心灵,而要以敞开的胸怀去涵括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使个人与大道合爲一体。孟子认爲「养气」是一艰难的求学路径,须「直养而无害」,才能最终「塞于天地之间」。但是贯穿「气」的生命、精髓是「义」和「道」,气如果缺少了这一主导因素也就失去了力量。因此,气的获得并非偶然的学习「正义」,而是要持续、经常的「集义」(《公孙丑上》)。孟子所强调的「气」、「道」、「义」这类抽象范畴,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涵盖「六艺教育;同时,也正因爲这种抽象性,使《孟子》主张的教育産生了「道义」(道德)化的倾向。

  《孟子》一书既认爲人性本善,在人的心性中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德之端,则教育应该保持并发展这一善性。因此提出这样的主张:「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把保存「良心,扩展「善端」,作爲教育宗旨,这就决定了其教育方式是以「存养」爲主。

  孟子认爲在人的官能中,包含着「善端」的「心之官」是「大体」,而「耳目之官」是「小礼」。「心之官」具有理性思维的作用,能把握「义理」,明辨是非;「耳目之官」只有感知作用,不能思维,容易陷入迷途。故在教育上主张一先立乎其大者」即把保存、培养、发展「心官」的道德理性放在首立,称「从其大礼爲大人,从其小体爲小人」(《告子上》)。孟轲认爲存养和发展善端的障碍来自人的欲望,因爲人体的感觉器官(耳、目、口、鼻、舌)没有理性,不能辨别是非,只是追求声色美乐,一与外物接触,便误入歧途。于是提倡「寡欲」以存养本心:「养心莫善于寡欲。其爲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爲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由于人体感觉器官在白天的活动中最易受到触发而産生欲念,又强调「存夜气」,要求人在夜里和黎明时作内省功夫,使在白天被蒙蔽和扰乱的本心得以恢复良善和平静的状态,谓「夜气不足以存,则违禽兽不远矣」(《告子上》)。

  「寡欲」是使人的力量向内收缩,是保存本性的功夫;「养气」则是使人的主体力量向外扩展,是发扬本性的功夫。《孟子》主张「善养」和「直养」人的「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至大至刚」的「正气」,也就是「义」与「道」的精神体现。人通过「集义」(积累正义)存养这一正气,就能获得道义上至高至强的力量。孟子区分人的道德境界爲六个层次:「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尽心下》)又主张「人皆可爲尧舜」,认爲个体通过自觉努力,不断「扩充」固有的仁义善德,使之贯注满盈于人的形体,内充而外显,人的形体也将随之充满博大美好的光辉,这应该是每个人通过修炼达到的境界。

  在「养气」方面除了「集义」外,《孟子》又主张「持志」:「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也」(《公孙丑上》)。志即人的意志,气即人的勇气。志统率气,气充实体。志至则气至,坚定、专一的意志有益于扩充气,而充沛的气又能更坚定意志。由于浩然之气是由刚强之志统帅,所以养气也离不开磨练意志、砥砺品节。孟子认爲古来有大成就的能人,如舜、傅説、胶鬲、管夷吾、孙叔敖和百里奚等都于艰难困苦中锻炼出超凡意志,「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爲,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人必须通过种种磨难,培养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最终才能成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由「存养」建基于个人「良知」,遂推演出道德修养的又一基本要求,即「反求诸己」。认定一个人的行爲只要出自真诚的善意,自会得到别人相应的仁爱和礼遇,否则,就该反躬自问:「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离娄上》)。这是对修养者道德自觉性的至高要求。

  「存养」还要求个人必须刻苦鑽研,深切体察,才能获得高深的造诣。「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这里,「深造」是基础,顺着人的「善端」作踏实的功夫,不断提高,逐步扩展;「自得」是关键,通过存养,将所获品格、知识化爲自觉的德性;「逢源」是结果,在形成坚定的意志、开阔的胸襟后,人的精神达到了交融天地的博大气象,从而心安理得,左右逢源,这象征着存养己达到自由境界。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之一,宋代始列入「十三经」,南宋朱熹爲《孟子》加作集注,列爲「四书」之一,明清爲通行的教科书。历代研究著作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清焦循的《孟子正义》,今人杨伯峻的《孟子译注》等。 

战国时孟轲及其弟子万章等著《孟子》的历史介绍

推荐专题:
最新资讯
热点资讯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