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形查询 | 花鸟字 | 三字经 |甲骨文 | 对对联 | 在线翻译 | 人生感悟 繁体字网-实用的文化、查询网站!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成于汉高祖时的《新语》文化介绍

时间:2015-07-12 07:59 分类:历史文化 阅读次数:

  《新语》,亦称《陆子》、《陆子新语》、《云阳子》。二卷。西汉陆贾撰。成于汉高祖时。通行有明弘治十五年(一五〇二)李廷梧刻本、明万曆十九年(一五九一)范大冲刻乃父范钦订本、万曆年间程荣刻《汉魏丛书》本、清道光六年(一八二六)浮溪精舍刻宋凤翔校本、一九一七年龙溪精舍刻唐晏校注本、一九三六年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一九八六年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王利器校注本等。

  陆贾(约前二四〇——前一七〇),楚人。曾问学浮丘伯,爲荀子二传弟子。目睹秦吞六国,楚亡入秦,秦亡又投奔刘邦,参与楚汉之争,对西汉的统一事业有很大贡献,是刘邦的重要谋臣之一。刘邦称帝后拜太中大夫。吕后执政,陆贾自度不能争,病免家居。吕后亡后,爲陈平诛诸吕献计,与诸公卿策立高祖之子刘恒爲帝。刘恒即位,陆贾复任太中大夫。他是一位能言善辩的説客,曾劝服武关守将归顺,劝服项羽放还刘邦之父与妻,先后两次劝服南越赵佗臣奉汉廷。著作除《新语》外,尚有《楚汉春秋》(辑本)、赋三篇和《陆贾兵法》均佚。《史记》与《汉书》有传。

  陆贾的思想儒道杂糅,但基本归儒。他经常在刘邦前称道《诗》、《书》,刘邦説:「迺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反驳道:「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并以秦朝速亡爲例强调取天下与守天下应採不同的策略。刘邦自识见短,因命他撰文论「秦所以失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贾「迺粗述存亡之徵,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新语》十二篇:道基、术事、辅政、无爲、辨惑、慎微、资质、至德、怀虑、本行、明诫、思务。它的主旨在于总结秦朝速亡的历史经验教训,论述历代成败之道,爲汉初统治者如何治国安民作理论上的探讨。全书涉及的教育问题也是围绕这一主旨。

  陆贾认爲秦朝速亡的根本原因「乃举措暴衆而用刑太极故也」(《无爲》),使人人自危,不堪忍受,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响应。秦二世而亡的教训使陆贾认识到:「夫欲富国强威,闢地服远者,必得之于民。」(《至德》),因此要求汉初统治者採取与民休息的政策,轻薄赋。并反对统治者从事工商诸业,与民争利,称「治国治衆者不可以图利,治産业则教化不行,而政令不从」。(《怀虑》)「是以君子之爲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闾里不讼于巷,老幼不愁于庭,近者无所议,远者无所听,邮无夜行之卒,乡无夜召之征,犬不夜吠,鷄不夜鸣,耆老甘味于堂,丁男耕耘于野」(《至德》),这样的社会理想,要使百姓服从统治,陆贾认爲除了省刑和减轻赋役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对百姓进行教化。他説:「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教化使然也」,「曾闵之孝,夷齐之廉,岂畏死而爲之哉,教化之所致也」(《无爲》)。又説,教化可以「正上下之仪,明父子之礼、君臣之义,使强不凌弱,衆不暴寡。弃贪鄙之心,兴清洁之行」(《道基》),达到「强弱相扶,小大相怀,尊卑相承,雁行相随,不言而信,不怒而威」(《至德》),即无爲而治的目的。

  陆贾并不反对刑治,他把「立狱治罪,悬赏设罚」视爲「异是非,明好恶,检奸邪,清佚乱」(《道基》)的必要手段。但指出刑法的作用只能诛恶,而不足以劝善,认爲要使百姓明德行善,在思想上不起犯法的念头,就必须依靠教化。

  陆贾教化理论的总纲是「国以道德爲上,行以仁义爲本」(《本行》)。他站在性善论的立场上,强调人心都是向善的,「自人君至于庶人,未有不法圣道而爲贤者也。」(《思务》)但他又説:「凡人莫不知善之爲善,恶之爲恶;莫不知学问之有益于己、怠戏无益于事也,然而爲之者,情欲放溢,而人不能胜其志也。」(《资质》)因此,陆贾极力提倡学习,认爲学习可使仁义道德入于人心,可使民心自然向善,「仁者道之纪,义者圣之学,学之者明,失之者昏,背之者亡」(《道基》),「盖力学而诵《诗》、《书》,凡人所能爲也;若移江河、动太山,故人力所不能也。如调心在己,背恶向善,不贪于财,不苟于利,分财取宽,服事取劳,此天下易知之道、易行之事也,岂有难哉?」(《慎微》)他强调学习要以「法圣人」爲宗旨,主张学者「口诵圣人之言,身学圣人之行,久而不弊,劳而不废」(《思务》),反对学者「论不验之语,学不然之事」(《怀虑》)。

  陆贾从教民的角度考察,认爲社会历史经历了「先圣」、「中圣」、「后圣」三个发展阶级。在远古至禹的「先圣」阶段,神农教民食五穀,黄帝教民筑屋室,后稷教民闢土殖穀种桑麻、大禹治水、奚仲造车制舟、皋陶立狱制罪,教化主要是以适应社会生活和生産劳动的需要爲主,推行「人道」,使民「知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道,长幼之序。」(《道基》)在夏、商和西周的「中圣」阶段,设辟雍庠序,建立社会等级秩序及相应的道德行爲规范,使人们各自遵守本份。春秋时期爲「后圣」阶段,此时教化的主要功绩即孔子定五经,明六艺。

  关于《新语》的真僞问题,南宋黄震首先提出疑问,他説:「其文烦细,不类陆贾豪杰士所言」,「若贾本旨谓“天下可以马上得,不可以马上治”之意,十二篇咸无焉,则此书似非陆贾之本真也。」(《黄氏日抄》)卷五十六》)其后聚讼纷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爲《汉书》称司马迁取《新语》作《史记》,惟是书之文悉不见于《史记》;王充《论衡》「本性」篇引陆贾曰「天地生人也,以礼义之性。人能察己所以受命则顺,顺谓之道」,今本亦无其文;又《穀梁传》至汉武帝始出,而「道基」篇末却引《穀梁传》,其殆后人依託,非陆贾原本。又《玉海》称当时存世的《新语》只有《道基》、《术事》、《辅政》、《无爲》、《资贤(质)》、《至德》、《怀虑》七篇,后人或因不全而补缀五篇,以合本传旧目。近人孙次舟认爲《新语》之僞有四:「言文字,陆贾之时,无五经之称,一也。言文体,西汉之初,无此等对偶文,二也。言思想,《新语》本儒家书,而今本多道家説,三也。言旁证,刘向《七录》、班固《汉志》著录陆贾书,其篇数与隋唐志有异,四也。」(论陆贾〈新语〉的真僞》,载《古史辨》第六册)近人胡适、罗根泽等认爲《新语》不是僞作(见《古史辨》第四册,胡适《陆贾〈新语〉考》;罗根泽《陆贾〈新语〉考证》)。 

成于汉高祖时的《新语》文化介绍

推荐专题:
最新资讯
热点资讯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