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形查询 | 花鸟字 | 三字经 |甲骨文 | 对对联 | 在线翻译 | 人生感悟 繁体字网-实用的文化、查询网站!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清李渔著《李笠翁曲话》一书的介绍

时间:2015-03-17 08:38 分类:历史文化 阅读次数:

清李渔著《李笠翁曲话》一书的介绍

  《李笠翁曲话》,清李渔著。有曹聚仁校订本,上海梁溪图书馆一九二五年版,陈多注释本,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〇年版。

  李渔(一六一一——一六八〇),字笠鸿,后字笠翁,一字謫凡,别署笠道人、随庵主人、新亭樵客。原籍浙江省兰溪县,生於江苏如皋,晚年定居於杭州西湖畔,自号“湖上笠翁”。青少年时家庭生活相当优裕,一六四六年清兵入浙后,受战火影响,家道中落。毕生以编演戏曲,印书卖文糊口,经常带着家庭戏班周游各地,出入於达官贵人之家。著有《闲清偶记》、《十种曲》、《十二楼》、《一家言》等。

  《李笠翁曲话》是《闲情偶记》中“词曲”部和“演习”部的单行本。《词曲》部共分“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諢”、“格局”六节,另附“填词餘论”一节。《演习》部共分“选剧”、“变调”、“授曲”、“教白”、“脱套”五节,每节下面再分若干款(即小节)。全书既有修辞理论的研究,又有多种修辞手法的探索,且能结合戏曲特点去分析篇章布局、用词造句,不少地方论述精辟,见解独到,使我国戏曲修辞理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峯。

  该书的戏曲修辞理论包括下述三方面。

  一、论戏曲修辞必须为“主脑”服务

  李渔有“立主脑”说,即戏曲修辞要为“主脑”服务。二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自终,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究竟俱属衍文,原其初心,又止为一事而设;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这裹所说的“主脑”包括两个意思:一是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主题思想”含义相近;二是指围绕“主题思想”选择一个中心人物、一个中心事件作为结构上的主干。围绕“立主脑”李渔又有“减头绪”说,主张“头绪忌繁”,要如“孤桐劲竹,直上无枝”,任何杂乱的头绪、游离的情节、无意义的名词,都是对“主脑”的损害和破坏。这一“立主脑”论同近人陈望道“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的著名论点有着相通之处。

  二、论篇章修辞

  (一)“成局了然”论。该书以“工师之建宅”为喻,来说明戏曲篇章修辞的重要:“……工师之建宅亦然: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指出写戏曲必须在心中“结构全部规模”,把整部传奇中的章节段落,发展脉络,起、承、转、煞等,全部考虑清楚,才可以落笔疾书。如果脑中“无成局”,必有无数“断续之痕”,使“血气为之中阻”。

  (二)“照应埋伏”论。李渔以“缝衣”为喻,把写戏的整个过程比作“剪碎”、“凑成”。指出如果剧作家不善於做“针綫紧密”的活计,即便“一节偶疏”,照应不到,全篇就会露出破绽,损害整体的完美。这种照应埋伏,必须“每编一折”,“前顾数折”,“务使承上接下,血脉相连”。此外,还要在观眾最不注意的地方,要像“连环细笋”那样“伏於其心”,早早作好埋伏的准备,以便照应得自然妥帖。

  (三)“开场”、“收煞”论。此书主张开场时要以寥寥数语交待剧情,使观眾了解梗概。同时开埸话又要“开门见山”,“当以奇句夺目”,不能说话不得要领。上半折的结尾语则提倡运用悬念,“卖关子”、安“扣子”,吸引观众“揣摩下文”。下半折的结尾语则强调要有“团圆之趣”,要有餘音绕梁,“勾魂摄魄”的作用。

  李渔关於篇章修辞的论述,反映了他与眾不同的“结构第一”思想。过去的戏曲理论家,大多认为“填词首重音律”,并重词采,往往把篇章结构放在次要地位。李氏独具慧眼,从戏曲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出发,打破常规,论戏曲修辞独先篇章结构,再考虑词采、音律。

  三、论唱、白修辞

  (一)“观听咸宜”论。作者强调戏曲修辞既要适合於看,又要适合於听,不能“只要纸上分明,不顾口中顺逆”。指出明清有些传奇只适合案头閲读而不适合场上演出。因此,他自己创作时,“手则握笔,口却登场,全以身代梨园,復以神魂四绕”,既当作者、演员,又当观眾和听眾。他不仅要求唱词悦耳动听,还要求宾白字字鏗鏘,人人乐听。认为只要有一”句聱牙”,就能使“听者耳中生棘”,而“数句清亮”则可令“观者倦处生神”。

  (二)“意深词浅”论和“洁净”论。作者一方面指出戏曲词句的特点是“贵浅显”,它的语言要从“街谈巷议”中吸取得来;另一方面又指出“能於浅处见才,方是文章高手”的原则。李氏强调戏曲语言必须做到“意则期多,字惟求少”,即要求运用极精炼的语言来表达儘量多的意思,用极经济的唱词和说白来表现丰富的内容。

  (三)“说何人,肖何人”论。作者主张戏曲语言要通过演员之口,把人物的“心曲”和盘托出。戏曲的“填词”,“宜从脚色起见”,生、旦、净、丑的语言,应该各有特点,即使是身份相同的人,性格习惯,音容笑貌也不应雷同,“张三要像张三,难通融於李四”。戏曲“填词”是“义理无穷”的,必须“说何人,肖何人”。

  李渔论戏曲语言的透彻程度超过王驥德和其他前辈戏剧理论家。他论戏曲语言的特点是考虑到“借优人说法,与大眾齐听”的因素,从视听者的角度提出问题。本书是修辞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它所包含的丰富的修辞学理论,远远超出戏曲修辞的范围。 

清李渔著《李笠翁曲话》一书的介绍

推荐专题:
最新资讯
热点资讯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