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形查询 | 花鸟字 | 三字经 |甲骨文 | 对对联 | 在线翻译 | 人生感悟 繁体字网-实用的文化、查询网站!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关于孔丘(孔子)的《论语》介绍

时间:2015-05-21 08:05 分类:历史文化 阅读次数:

  《论语》,孔丘(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记录和传闻整理而成。东汉郑玄以为仲弓、子游、子夏等撰,宋程颐、朱熹则认为出於有子、曾子之门人。汉代列入「七经」,为儒学基本教材。元以后为士子必读课本。初有今文本《鲁论》与《齐论》及古文本《古论》三种。西汉张禹依《鲁论》二十篇,兼考《齐论》,作章句,称《张侯论》。郑玄在此基础上,又综合各本,以成今本。歷史上较有影响的版本有:魏何晏等採孔安国、包咸、马融、郑玄、王肃诸家之説,并下己意,作《论语集解》。南朝梁皇侃作《论语义疏》。宋邢昺又因皇疏作《论语正义》,即今《十三经注疏》所採。朱熹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著《四书集注》。清刘宝楠集乾嘉学者考证,为汉注作新疏,亦称《论语正义》。近人程树德作《论语集释》,徵引最富。杨伯峻作《论语译注》,便於初学。

  孔丘(前五五一——前四七九),字仲尼,世人尊称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后没落。孔子少时「贫且贱」,年十五岁立志求学,通过私人传授,博习诗书礼乐。年轻时曾在鲁国执政大夫季氏门下任管牛羊、仓库的小吏。约三十岁,在曲阜城北设学舍,开始私人讲学。颜回、子路、曾参等是早期的弟子。五十岁任鲁国中都宰,继升司寇,不久去职,率弟子歷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志欲改良时政,復兴周礼,然终不见用。在外十四年,六十八岁重返鲁国,政治上仍不得志,乃专力从事讲学和著述,直到逝世。弟子达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餘人。

  《论语》全书基本採用问答体裁,分二十篇,其序为:《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论语》一书蕴涵的思想非常丰富,在教育方面尤为突出。

  「举贤」是《论语》强调教育的出发点。在西周,做官的资格是由世袭宗法来保证的,按照周礼,政治权力的分配,只能根据奴隶主贵族宗法等级世袭制,局限在奴隶主阶级内部。孔丘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改良派,他在政治思想的主导方面是「復礼」,但他并不是要求全盘回到西周,而将「举贤」作为最重要的改革措施,使世袭制的旧框子里容纳「举贤」的新内容。因此《论语》以培养「贤才」为教育目标,提倡「学而优则仕」(《子张》)。教育的作用,就是培养从政的人才。它孕含着这样的思想:不学习,或者虽学而不优,就没有任官资格。「学而优则仕」作为与世袭制相对立的原则被继承下来,对以后二千年的学校教育和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曾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举贤」为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出发点,《论语》也就提出「有教无类」(《卫灵公》)的主张。「举贤」主要是向平民开放政权,「有教无类」的实质就是吸收平民入学。《论语》同时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人性论依据:「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认为人的天赋素质并无特殊差别,人的不同,植根於后天的影响。这是中国式的最古老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论语》的「举贤」説及其全部教育思想,均建基於此种天赋平等的人性论。教育对象由贵族推广到平民,适应「士」阶层的兴起、文化下移的歷史潮流,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这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论语》主张「为政以德」(《为政》),所以对「贤才」的主要衡量标準就是道德的完善。道德概念的核心是「仁」,《论语》中「仁」字出现一百多次,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但其基本的精神是「克己」与「爱人」。「克己」即以礼约身,一切行为都遵守礼的準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其根本要求是在财富的占有上谨守等级名分,克制超越礼制的欲望。《论语》以「义利」为区分「君子」、「小人」的标準,「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里仁》)。反对超越等级名分的不义之利,谓「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述而》)。与自我修养的心理基础「克己」相连,道德实践的客观表现就是「爱人」。克己而爱人是道德修养的全过程,即「忠恕一贯之道」。《论语》强调「爱人」的特点首先是以「孝悌」为本。「孝」属於亲子之爱,反映纵的血缘关係;「悌」属於兄弟之爱,反映横的血缘关係。这一纵一横的关係交织和延伸为极其细密的宗法制度的图谱。《论语》继承周代贵族伦理思想的传统,尤其重视孝道,以增强血缘关係和氏族分子的向心力。《论语》中的「爱人」作为一个道德原则,具有普遍性。它是在坚持区别不同阶级和不同等级即爱有差等的前提下,要求普遍推及於全体社会。据此,提出「泛爱众」的思想,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择可劳而劳之」(《尧曰》),「使民以时」(《学而》),这些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人道主义的表现形式。由「爱有差等」到「泛爱众」,就是「爱人」这一道德原则所要求的调整全社会人与人的关係的全部涵义。其实质是力求在巩固氏族血缘关係的基础上,维护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并使这种等级秩序保持一种近乎均衡、协调的状态。

  《论语》以「仁」为基本原则的道德教育,还有其他一些内容,如「发奋忘食,乐以忘忧」的积极奋发的人生态度;「朝闻道,夕死可也」视追求真理高於一切的精神;「仁以为己任」的社会义务感;「杀身成仁」,「守死善道」的理想人格;以及基於协调社会群体关係而提出的诸如「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等行为準则,其中所包涵的合理因素,对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和民族性格的一些特点的形成,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论语》记载的孔子的基本教学科目是「诗」、「书」、「礼」、「乐」。要求「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泰伯》),并强调「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又説:「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阳货》)。由於「礼」在当时已流於形式,失去了对思想情感的约束作用,因此孔丘感嘆「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鐘鼓云乎哉」(《阳货》),主张「礼,与其奢也,寧俭;丧,与其易也,寧戚」,认为「礼」必须以「仁」的思想情感为基础,离开「仁」,「礼」就没有意义了。

  《论语》记载了孔丘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教学方法。其要点是:一、启发诱导。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务使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心理準备条件,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论语》载颜回云「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二、因材施教。记载了不少孔子评论学生个性的事例,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雍也》);「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先进》);「德行:颜渊、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先进》)。朱熹注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於此可见。」三、学与思结合。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要求对学习的内容通过自己的思考,融会贯通,择善而从,由博反约,举一反三,温故知新。并主张获取知识必须多闻、多见、多问。指出一个对任何事情不问几个「如之何」的人,是最没有出息的。还特别强调学习必须老老实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尚未明白的问题,暂时存疑,勿妄测,勿武断,勿固执,勿自是。四、学以致用。即学习所得必须见之於行动,《论语》载孔丘观察人的方法是「听其言,而观其行」,认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知识和道德修养,而不是钓名沽誉。「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在道德修养上根本的要求是「迁善改过」,认为最担忧的事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关于孔丘(孔子)的《论语》介绍

推荐专题:
最新资讯
热点资讯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