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形查询 | 花鸟字 | 三字经 |甲骨文 | 对对联 | 在线翻译 | 人生感悟 繁体字网-实用的文化、查询网站!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老子《道德经》的历史文化介绍

时间:2015-05-20 07:53 分类:历史文化 阅读次数:

  《老子》,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共八十一章,分上下篇,前三十七章为上篇,第三十八章后为下篇。相传为春秋末期老聃所作。《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现一般认为编定於战国中期,存有老子本人思想。通行本有:西汉河上公《道德真经注》明正统道藏本、《道德经评注》三餘堂本、大统书局石印本;三国魏王弼《老子注》明正统道藏本、清《四库全书》钞本、商务印书馆《四部备要》本;明焦竑《老子翼》万历续道藏本、清《四库全书》钞本;清王夫之《老子衍》同治《船山遗书》本;清魏源《老子本义》光绪桐庐袁氏刻《浙西精舍匯刊》本;一九七六年文物出版社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乙本等。

  老聃,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孔子曾向他问过礼。周衰,西出函谷关,退隐。先秦古籍多称老聃。一説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今本《老子》是否为老聃所著,有争论,如罗根泽认为是太史儋的专著,范文澜认为是李耳的专著,郭沫若认为是关尹编著。一般认为,其基本部份反映了老子本人的思想。

  《老子》以自然无为之「道」为其学説的中心,以把握「道」之全体为教育理想。「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它是「先天地生」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的总根源、人类社会生活必须遵循的总规律。「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普遍法则是「无为」,即顺乎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老子希望统治者能成为尊重自然法则的「圣人」,按自然界的「无为」规律办事,人们都听从「圣人」的支配,也用「无为」去处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如能做到「无为」,则「万物将白化」,「天下将自正」(三十七章),人们就能彼此相安无事,社会安定,天下太平。因此,作为教育,就要引导人们「无事」,「无欲」,自然无为,保全人的自然本性。老子把自然无为的品质的获得看作最高的理想人格,在第二章里对此作了提纲挈领的概括:「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无为」的对立物是「有为」,老子批评当时的儒家教育是「人为」的教育。他説:「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十八章),「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三十八章)老子认为,「大道」之世,自然无为,人们和谐相处,不需要道德约束,也不知道道德为何物。及至「无为」法则被破坏,才有圣者、智者出来,制定道德规范,传授知识,於是社会各种欺骗、虚伪都由此产生。儒家的仁、义、孝、慈、礼的教育,只是「大道」荒废的结果,不符合人的本性。老子从「道」的虚无性推衍出入的本性应是像婴儿般地「无知无欲」,质朴无私,认为从「无知无欲」到有知有欲,即从「无私」到有私,乃是对人类本性的背叛,因此反对以仁、义、礼、知等一类规范来束缚人、塑造人。认为这些教条会扭曲人的本性,提出「復归於婴儿」,「復归於朴」(二十八章)的主张。

  人性復归自然的一条重要途径是「絶圣弃智」,减损知识。老子认为知识和私欲一样,也干挠人们向「道」的最高境界前进。他説:「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四十八章)。河上公注:「“学”谓政教、礼乐之学也;“日益”者,情欲文饰,日以益多。“道”谓自然之道也,“日损”者,情欲文饰,日以消损。」即认为,「为学」仅指对於仁义圣智礼法的追求,而对外在的经验知识的追求与累积越多,实足以产生机智巧变,戕伤自然的真朴。老子主张「为道」就是回到「无知无欲」,把知道的东西忘掉,把学到的技能拋弃,要忘得乾凈,拋得彻底,「损之又损」,以达到「无为」。「德」是「道」在人世间的体现,但它不同於仁、义、礼,「德」和「道」一样,也属於「无为」的类型,凡是符合「无为」的行为,就符合「道」的原则,就「有德」;反之,如果故意「有为」,处处要表现「有德」,反倒不符合「道」的原则,而失去了「德」。因此説「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三十八章)。

  从「无为」的目的出发,老子提出了「不言之教」的具体内容。他説:「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四十二章)这是他的教学总纲。以此为指导思想,老子提出「贵柔」。赞扬「柔之胜刚,弱之胜强」(三十六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因此,人们要经常保持「柔」的姿态,「大成若缺」「大盈若虚」「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訥」(四十五章),完美的人格不在外形上表露,而在於内在生命的含藏,这样就永远充满活力,生机盎然。其次,是「知足」和「不争」。在名誉与生命,生命与财产的关係上,要知道满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四章)。他説:「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即凡事不走极端,适可而止,不过份,才能避免遭遇挫败,也才能使自己生存长久。「不争」也是一种美德,他説:「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八章)又説,「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争」(二十一一章)。老子认为,「无为」是「为」的最好办法,「不争」是「争」的最好手段。因为不争,所以天下谁也争不过他。

  「为道」的基本功夫是「致虚」和「守静」。因为「道」是无形无名,神秘莫测,「玄之又玄」(一章)的,它既不是感官所能感知,又不是理性思维所能认识,只能用一种神秘的、内心直觉的、静观的方法才能把握它,「致虚极,守静篤。万物并作,吾以观復。夫物芸芸,各復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復命。」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婴儿般地质朴、纯洁,只是因为外界种种「可欲」的事的干扰而引起争夺的冲动,才打破原来的虚静。「致虚」、「守静」正是以「道」修身到替「道」治世的一种基本功夫,可「归根」「復命」到人的本性,从而真正认识「道」。

  「为道」要讲究辩证法。因为「道」本身包含着内在的矛盾,宇宙的开端是「有」和「无一的相互作用,因此认识「道」就要从事物的两方面看问题:「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这是永远不变的规律。有道之人看到事物的两方面,坚持用反的原则,「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因此教师的作用也有两方面,「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即认为善人可为不善入之师,不善人可为善人的鉴戒,两者互为依存,可相互转化。不从正面「贵其师」或不从反面「爱其资(鉴戒)」都是「虽智大迷」(二十七章)。

  老子反对一般意义上的学习,其所要求的「为道」,乃是一种特殊意义的学习过程。「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四十三章)一切任其自然,便是他所称颂的最好的教育。

  《老子》一书所代表的道家教育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和影响。它与儒家教育思想是对立的,又起着互补的作用。

  有关《老子》的研究著作甚多。战国时韩非的《解老》、《喻老》是最早解説《老子》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著录《刘向説老子》等四家解説,均佚。著名的《老子》注本,一是汉河上公以道教观点注的《老子》;一是三国魏王弼以玄学观点注的《老子》,后者为后世最通行的本子,今本校注《老子》往往以为蓝本。唐傅奕据当时所见古本,加以考校,著《老子古本篇》。宋代王安石、司马光、苏辙等都注过《老子》。其后具有代表性的注本有明焦竑《老子翼》,清魏源《老子本义》,近人马叙伦《老子校詁》、高亨《老子正詁》、任继愈《老子今译》、朱谦之《老子校释》等。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出土后,研究成果有张松如《老子校读》、许抗生《帛书老子注释与研究》,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等。 

老子《道德经》的历史文化介绍

推荐专题:
最新资讯
热点资讯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