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形查询 | 花鸟字 | 三字经 |甲骨文 | 对对联 | 在线翻译 | 人生感悟 繁体字网-实用的文化、查询网站!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唐皮日休的自编诗文集《皮子文薮》的历史文化

时间:2015-08-09 09:27 分类:历史文化 阅读次数:

  《皮子文薮》,原名《文薮》。十卷。唐皮日休的自编诗文集。咸通七年(八六六)编成。传世刻本主要有:明公文纸本,许自昌校刊本,清《四库全书》本,卢氏据明倣宋本,光绪八年郯城于氏影宋本,光绪二十一年合肥李氏重刊宋本,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以及日本享和二年(一八〇二)刊本。

  皮日休(约八三四——约八八三),先字逸少,后改袭美,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早年隐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间气布衣、醉吟先生等。与陆龟蒙友善,以「皮陆」齐名。一説以姓氏稀僻,于咸通八年进士科「榜末及第」。曾官太常博士。黄巢起义军入长安,任爲翰林学士。旧史称因受命作谶而爲黄巢所害,又云巢兵败后爲李唐统治者所诛,或谓巢起义后流落江南病死。出身寒门,少年时参加过生産劳动,后周游江汉京师间,行程「二万里」,广泛接触社会,其相当部份诗文针砭时弊,暴露统治腐朽,同情人民疾苦,爲晚唐进步诗派代表。其文师韩愈,大都借古讽今,直抒胸臆,锋芒毕露。除代表作《文薮》外,尚有《鹿门隐书》六十卷,大都散佚。生平事迹亦散见于《文薮序》、《皮子世录》、《唐才子传》卷八、《旧唐书·僖宗纪》、《新唐书·黄巢传》等。

  《文薮》成书与命名,据作者《文薮序》云:咸通七年,「日休射策不上第,退归州东别墅,编次其文,复将贡于有司。发箧丛萃,繁如薮泽,因名其书曰《文薮》焉。」然是书絶非简单的行卷、温卷之作,而是揭露时弊,有感而发之书,意在「上剥远非,下补近失」。书中各篇多有缘起:「伤前王太佚,作《忧赋》;虑民道难济,作《河桥赋》;念下情不达,作《霍山赋》;悯寒士道壅,作《桃花赋》……」其馀碑、铭、赞、颂、论、议、书、序,均「非空言也。较其道,可在古人之后矣!」(《文薮序》)全书卷目:卷一赋,卷二讽、悼,卷三文,卷四碑、铭、赞,卷五文论、颂、序,卷六箴,卷七、八杂著,卷九书,卷十诗。书前有自序,书后爲《皮子世录》。有明许自昌、袁表、清爱新觉罗弘历、李松寿等人序跋。书中《原化》、《文中子碑》、《请韩文公配飨太学书》、《请孟子爲学科书》、《移成均博士书》等篇较多反映其振兴儒道的教育观点。

  《文中子碑》推崇隋代大儒王通光大儒学的业绩:「大道不明,天地沦精。俟物圣教,乃出先生。百氏黜迹,六艺腾英。道符真宰,用失阿衡。先生门人,爲唐之桢。差肩明哲,接武名卿。未逾一纪。致我太平。先生之功,莫之与京。」以爲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王通则撰《礼论》、《续诗》、《元经》、《易赞》,重新发扬六艺;孟子培养高足公孙丑、万章,王通则有薛收、李靖、魏徵、李勣、杜如晦、房玄龄,爲贞观之治造就人才。如其「生于孔圣之世,余恐不在游夏之亚」;「苟唐得而用之,贞观之治不在于房、杜、褚、魏矣!」据此论之,「较其道与孔孟,岂徒然哉?」

  《请韩文公配飨太学书》赞颂韩愈振兴儒道的历史贡献。指出,自孟子、荀卿翼传孔道以至于文中子(王通),王通之后,「旷百祀而得室授者,唯昌黎文公焉。」韩愈其文「蹴杨、墨于不毛之地,糅释、老于无人之境,故得孔道巍然而自正。」韩愈其人,「身行圣人之道,口吐圣人之言,行如顔闵,文若游夏」,「吾唐以来,一人而已。」认爲「仲尼之道,否于周秦,而昏于汉、魏,息于晋、宋,而鬱于陈、隋。遇于吾唐,万世之愤,一朝而释。」全赖韩愈。故亟应配飨孔子之侧,以尊扬孔道,垂范学者,「则自兹以后,天下以文化,未必不由夫是也。」

  《请孟子爲学科书》批评当时科举考试设道举,试以《庄子》、《列子》,以爲:「夫庄、列之文,荒唐之文。读之可以爲方外之士,习之可以爲鸿荒之民。」丝毫无益于「救时补教」。反观《孟子》,其文「继乎六艺,光乎百氏,真圣人之微旨也。」指出:圣人之道,不过乎经;经之降者,不过乎史;史之降者,不过乎子;子不异乎道者,《孟子》也。「《孟子》之文,粲若经传」,然而却没没无闻。因此建议「去《庄》、《列》之书,以《孟子》爲主。有能精通其义者,其科选,视明经。」以期导学者,行儒道,补圣化。

  《原化》爲作者「十原」之一,感叹自东汉佛教东来,至唐其势甚嚣尘上,民衆亦慕然风向,「举族生敬,尽财施济,子去其父,夫亡其妻。」相形之下,出于三皇、成于五帝、定于周孔,以仁义道德爲质,以《诗》、《书》、《礼》、《乐》爲文的「圣人之化」,几乎湮没无闻,偶有言者,则受人嗤笑。古时杨、墨塞路,有孟子廓清路途;今日虽有昌黎先生「露臂瞋视」,却受诟駡于衆人。如此以「一尧民之善,岂能化天下桀民之恶哉?」作者痛惜士人不能自觉坚持「圣人之化」以化天下,而欲以抵御「西域之教」,「不曰难哉!不曰难哉!」

  《移成均博士书》首先强调学校的作用:「上自天子,下自子男,必立庠以化之,设序以教之。」「此圣人之至治也。」而学校的作用又取决于学校教师与管理人员的尽责,如果「夫居位而愧道者,上则荒其业,下则偷其言。业而可荒,文弊也;言而可偷,训薄也。」接着指出当时中央官学存在的问题:「今国家立成均之业、其礼盛于周,其品广于汉,其诎礼越爵,又甚于前世,而未免乎愧道者,何哉?」认爲问题的症结在于国学教师缺乏使命感与责任心,疏于学业,怠于讲习。相比之下,「西域氏之教其徒,日以讲习决释其法爲事。视吾之太学,又足爲西域氏之羞矣!」因此对太学教师提出忠告与期望:作爲学生的楷模、后世的先行者,「得不思居其位者不愧其道,处于职者不堕其业乎?」必当「日诫其属,月励其徒,年持六籍,日决百氏,俾诸生于圣典也,洞知大晓。就驾车者必知康庄,操舟者必知河海。既若是矣,执其业者,精者进而堕者退,公者得而私者失。非惟大发于儒风,抑亦不苟于禄位。足下之道,被于太学也,其利可知矣!」指出发扬儒道,国子监诸学教师尽责勉力,实是重要一环。

  皮日休是振兴儒学的积极倡导者,《文薮》诸篇或描绘道统,或力倡《孟子》,或褒扬王通、韩愈,或提倡德教,或诋斥释道,或寄望儒师,成爲唐末崇儒代表。《文薮》初编定,即享有很高声誉。陆龟蒙有和皮日休诗云:「近者韩文公,首爲开闢锄。夫子又继起,阴霾终廓如。搜得万古遗,裁成十编书。」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爲,皮文「亦多能原本经术,其《请孟子爲学科》、《请韩愈配飨太学》二书,在唐人尤爲卓识,不得谨以词章目之。」鲁迅评説《文薮》「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小品文的危机》)

  研究资料主要有:萧涤非校点本《皮子文薮》(一九五九年),萧涤非、郑庆笃新校本(一九八〇年),后者并收入皮日休《文薮》以外的大量诗文及历代学人序跋。 

唐皮日休的自编诗文集《皮子文薮》的历史文化

推荐专题:
最新资讯
热点资讯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