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形查询 | 花鸟字 | 三字经 |甲骨文 | 对对联 | 在线翻译 | 人生感悟 繁体字网-实用的文化、查询网站!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北宋王安石著《王文公文集》一书的历史文化

时间:2015-08-12 08:23 分类:历史文化 阅读次数:

  《王文公文集》,又称《临川先生文集》或《临川集》。一百卷。北宋王安石著。《四库全书总目》称:「今世所行本实止一百卷,乃绍兴十年邵守桐庐詹大和校定。」常见版本有:《四部丛刊》本《临川先生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四年排印本《王文公文集》。

  王安石(一〇二一——一〇八六),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自幼接受儒学教育,一〇四二年中进士,曾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职。在地方官任上,爲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重视水利建设,留心学校兴革,以富民化俗爲己任。宋仁宗时,进呈《万言书》,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和变法主张,指出「方今之急在人才」,人才之源在教育,强调统治者当首重教育以选拔人才,然后审时度势,「变更天下之弊法」(《上皇帝万言书》)。但这些主张,未引起当时最高统治者的重视。一〇六七年,宋神宗即位,鋭意改革,王安石受到重用。先是受命爲江宁知府,数月后被召爲翰林学士兼侍讲,并很快升任参知政事,拜相。这期间全面推展其酝酿已久的变法革新主张,通过青苗、免役、市易、保马、农田水利等新法,以期富国强兵。关于学校教育,王安石也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在中央太学,扩增校舍,充实师资,创立层层升补的太学「三舍法」。在地方州县学,掀起了继「庆曆兴学」之后的又一个兴学高潮,史称「熙宁兴学」。恢复和兴建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颁行《三经新义》爲全国统一教材,以统一思想。王安石诸项变法改革均産生了巨大的社会震荡,并引起以司马光爲首的守旧派的激烈反对,王安石被迫两次罢相。晚年,闲居江宁,致力于学术著述活动。王安石一生以改革爲务,视国家兴亡爲己任,提出了一整套颇具创意的学术和教育思想,世称「荆公新学」。主要著作除《文集》外,还有《周官新义》、《王安石老子注辑本》、《临川集拾遗》。其生平事迹详见《宋史·王安石传》、《宋元学案·荆公新学略》、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

  《王文公文集》收集了王安石的大部份诗文杂著。其中论及教育的主要篇目有《上皇帝万言书》、《性説》、《礼乐论》、《原教》、《材论》、《取材》、《兴贤》、《委任》、《知人》、《虔州学记》、《太平州新学记》、《繁昌县学记》、《慈溪县学记》等。

  作爲改革家,王安石首重教育作用,并从理论深层阐述了教育对个人成才和社会变革发展的双重功用。他认爲,人生而具有视、听、思、行等天赋能力,强调这是人这一有形物质的基本属性。「不听而聪,不视而明,不思而得,不行而至,是性之所固有的,而神之所自生也,尽心尽诚者之所至也。故诚之所以能不测者,性也。贤者,尽诚以立性者也;圣人尽性以至诚者也。神生于性,性生于诚,诚生于心,心生于气,气生于形。形者,有生之本」(《礼乐论》)。不同意人性中有什麽善恶的区别,引孔子「性相近,习相远」説爲同调,认爲善恶産生于人后天接物而生的情,并与主体的自身习染关係至爲密切。他説:「性生乎情,有情然后善恶形焉,而性不可以善恶言也」(《原性》)。对《论説》中「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惟上智与下愚不移,」他解释説,上智、下愚説到底都是与主体后天习染有关:「习于善而已矣,所谓上智;习于恶而已矣,所谓下愚者;一习于善一习于恶,所谓中人者。」(《性説》)强调人的天赋资质是爲人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若后天不重视环境和教育的滋养,这一点可能性也会泯灭殆尽。在《伤仲永》一文中,他记述了江西金溪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聪明,「通悟」超群,乡人「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其父见有利可图,便「日扳仲永环丐于邑人,不使学」,结果长到二十岁左右,「泯然衆人矣。」这则故事形象地説明了教育对个人成长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与教育在人的成才中作用相适应,王安石十分重视教育对社会变革发展的促进作用。他説:「天下不可一日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慈溪县学记》)强调要通过教育去造就能够「爲天下国家之用」的文武兼备之才,指出「先王之时,士之所学者,文武之道也。士之才,有可以爲公卿大夫,有可以爲士。其才之大小、宜不宜则有矣,至于武事,则随其才之大小,未有不学者也。故其大者,居则爲六官之卿,出则爲六军之将也;其次则比、闾、党之师,亦皆卒、两、师、旅之帅也。故边疆、宿卫、皆得士大夫爲之,而小人不得奸其任。」(《上皇帝万言书》)要求以「文武兼备」的实学取代「但知文事」的虚学,爲国家输送合格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人才。王安石还十分重视教育的思想统制作用,把教育视作思想学术统一的重要手段。他説:「古之取士,皆本于学校,故道德一于上,而习俗成于下,其人才皆足以有爲于天下。」(《乞改科条制)要求通过教育去达到人心的归一,以保证改革事业的顺利进行。认爲「学术不一」,必然异论纷然,阻碍改革措施的贯彻执行;而「一道德」便不能不兴学校。

  基于变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王安石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人才理论——「教」、「养」、「取」、「任」説。认爲:「夫教之、养之、取之,任之有一非其道,则足以败乱天下之人才。」(《上皇帝万言书》)

  所谓「教之之道,是指人才的培养。王安石认爲,从中央到地方都必须广设学校,并严选教官,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倡「学以致用」的培养目标,指出「可以爲天下国家之用者,无不在学者」,「苟不可以爲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同上)批评诗赋、帖经,墨义爲无补之学,重视培养从政牧民、富国强兵的实际能力,称「朝廷礼乐刑政之事,皆在于学。」(同上)认爲诸子百家之书,苟能致用无不在学。抨击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提倡加强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教育,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与之相应,王安石认爲科举改革也应该以「崇实尚用」爲指针,「策进士者,若曰邦家之大计何先,治人之要务何急,政教之利害何大,安边之计策何出,使之以时务之所宜言之,不直以章句声病累其心。策经学者,宜曰礼乐之损益何宜,天地之变化何如,礼器之制度何高,各傅经义以对,不独以记识问传写爲能。」(《取材》)

  所谓「养之之道」,是指人才的管理,王安石説:「所谓养之之道何也?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也。」(《上皇帝万言书》)即是説,一方面,对待人才应该给予足够的经济待遇,「使其足以养廉耻,而离于贪鄙之行。」(同上)另一方面,必须建立相应的礼制法度,凡「婚丧、祭养、燕享之事、服事、器用之物,皆以命数爲之节,而齐之以律度量衡之法。」(同上)如有人违背礼制法度,则须「裁之以法」。

  所谓「取之之道”,是指人才的选拔。王安石反对以出身和资历来选拔官员,认爲选拔人才应该採纳推荐与考察相结合的办法。「使衆人推其所谓贤能,书之以告于上而察之。」(同上)强调考察人才不能「私听于一人之口」,要求「欲审知其德,问以行;欲审知其才,问以言。得其言行,则试之以事。」(同上)王安石尤其重视「试之以事」的实际考察,指出驽骥在「饮水食刍,、嘶鸣啼啮」方面并无多大区别;但是,一当试之以「引重车,取夷路」,二者的差别便很快显露出来。

  所谓「任之之道」,是指人才的使用。王安石强调「人之才德,高下厚薄不同,其所任有宜有不宜。」(同上)强调要根据每个人的专长不同,做到人尽其才,「使智能才力之士,则得尽其智以赴功」(同上)。爲防止人才流失,主张「久于其任而待之以考绩之法」,使之更好地发挥人才的实际效益。

  「教」、「养」、「取」、「任」四个方面构成了王安石人才学説的完整体系,体现了其教育思想的独特创造。这对今天的人才教育和开发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啓发意义。

  王安石变法主张和教育改革思想震撼了北宋思想学术界,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诸方面均産生深刻的实际影响。他死后曾一度受到朝廷崇奖,配享宗庙,但不久便罢祀,被诬爲「名教罪人」、「误国奸臣」。《宋元学案》有意贬低王安石,仅列其学爲《荆公新学略》,附于全书之末。南宋事功派叶适、陈亮十分重视王安石的学术思想。十九世纪末,中国资産阶级维新改良派梁啓超等人则给予很高的评价。列宁称赞:「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列宁全集》第十卷)

  有关《王文公文集》研究著作有:沉灌群、毛礼鋭《中国教育通史》、《中国教育家评传》中有关章节等。 

北宋王安石著《王文公文集》一书的历史文化

推荐专题:
最新资讯
热点资讯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