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形查询 | 花鸟字 | 三字经 |甲骨文 | 对对联 | 在线翻译 | 人生感悟 繁体字网-实用的文化、查询网站!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名原》一书的发展历史与介绍

时间:2015-01-01 09:32 分类:历史文化 阅读次数:

  《名原》,二卷,清孙詒让著。成於光绪三十一年(一九〇五)。版本有清末孙氏家刻本、民国上海扫叶山房影印本、一九八六年齐鲁书社影印戴家祥校点本·

  孙詒让(一八四八—!一九〇八),清代经学家兼文字训詁学家,字仲容,晚号籀廎,浙江省瑞安市人。其父太僕公衣言以翰林起家,诗、古文雄杰一时。詒让少承家学,好六艺舌文,同治六年(一八六七)举浙江乡试,报捐刑部主事,后五赴礼闈未第,遂淡於仕进,一意古学,家居著述。晚年,曾主温州师范学堂,任浙江教育会会长。光绪二十九年(一九〇三)朝廷以经济特科徵,不赴。光绪三十四年(一九〇八),礼部奏徵为礼学馆总纂,亦不赴。五月,病中风而卒。治学兼包钱大昕、段玉裁、金榜、王念孙四家,其明大义、钩深穷高,几驾四家之上,巍然为有清三百年朴学之殿。所著有《周礼正义》、《墨子閒詁》、《契文举例》、《名原》、《古籀拾遗》、《古籀餘论》、《札迻》、《周书补》、《大戴记补》、《尚书駢枝》、《述林》、《六厤甄微》、《大篆沿革考》、《九旗古谊述》、《温州经籍志》等等。其中大多已刊行,未刊之遗书今藏杭州大学。生平事跡见《清儒学案小传·籀廎学案》、《清代朴学大师列传》、《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二、《碑传集补》卷四十一、《孙詒让年谱》等。

  孙氏既潜心於金文、甲骨文,又惜仓頡所造旧文不可復覩,故欲以商、周文字展转变易之跡,上推书契之初轨,因略摭金文、甲骨文、石鼓文、贵州红巖古刻,与《说文》古、籀互相勘校,揭其歧异,会最比属,以明古文、大小篆沿革省变之原,成《名原》二卷。

  此书除叙文外,分上、下二卷,共七篇。书首为孙氏光绪三十一年(一九〇五)十一月叙,叙述其写作《名原》之缘由、所据材料及大致体例,同时亦阐发了他对於古文字原始形体变化的看法。其言日:“书契初兴,形必至简。遝其后,品物眾而情偽滋,简将不周於用,则增益分析两渐繁。其最后,文极而敝,苟趣急就,则弥务渻多,故復减损而反诸简。其更迭嬗易之为,率本於自然。而或厌同耆异,或袭非成是,积久承用,皆为科律,故歷年益远,则讹变益眾。”“通校古文、大小篆,大氐象形字与书绩通,随体詰詘,讹变最多;皆事字次之;会意、形声字,则子母相检,沿讹颇尟。”此皆作者经验之谈,值得重视

  上卷共三篇。第一篇《原始数名》,探寻数字“一”至“十”的原始写法及其变迁,兼及“贰”等古文字之考释。第二篇《古章原象《,探求古代服章之初文。据《夏书。益稷》,古以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为天子服饰图案之十二章,认为“古文字与画绩同原”,“十二章亦原始象形文字也”。此篇除述及“日”、“月”、“星”、“山”、“龙”、“藻”外,对“黼”、“黻”、“火”、“米”诸字之原始形体及其变体作了详细的探讨。第三篇《象形原始》,探求原始之象形字。作者将象形字之演变分为三个阶段:其初製,全同绘画,此原始象形字;后或改文就质,或删繁成简,此为省变象形字;最后整齐之,以就篆体,为后定象形字,《説文》所载是也。此篇寻文讨义,参互钩核,对甲骨文、金文中之象形字作了考释,以见原始象形字之面貌;更以省变、后定之象形字,稽考异同,以推究其先后流变之跡。

  下卷包括其餘四篇。第四篇《古籀撰异》,探讨古文、籀文之讹变。盖因古文、籀文於周、秦间屡经变乱,多失其本旨,许慎已不能尽释;而《说文》所録古、籒重文,又经后人传写臆改,其弊尤伙。此篇以金文、甲骨文校核《説文》所载古、籀,指出其舛误、辨正其异旨,以求近古之形,以明讹变之跡。第五篇《转注揭橥》,论述以形符转注字旁以揭示其义类的转注造字法。作者认为,製字之初,字数尚少,凡名称未有专用字表示的,则依其义类,詁注其旁,以揭示其义,其后递相沿袭,遂成正字,此转注之所以成字也。故凡形声併合之字,无不兼转注。如“江”、“河”即注“水”於“工”、“可”之旁以成字者。转注法以形明义,其例广无畔岸,故古文偏旁,多任意变易、增益。此篇略举金文中之转注字,说明注文以相揭示之造字法,以期推而广之,而识奇诡而不载字书之文字。此篇所释,皆奇诡而罕见之字。第六篇《奇字发微》,考释金文、甲骨文中形体奇异之字。盖金文、甲骨文多形体奇异之字,考释家或率从盖闕,或强以他字傅会之,然悉心推校,其形义可説者尚多,此篇略摭金文、甲骨文与《说文》殊异而合於字例者,详加考释。第七篇《说文补闕》,补充《説文》遗闕之字。盖自金文、甲骨文发现,古文繁出,许多习见之字,《说文》咸未甄録。此篇就新考定之古文,甄其形声塙可推绎、合於经詁之例者,略举以补《说文》之遗漏。

  自来小学之证经释字,率奉《说文》为职志,孙氏钩深穷高,以甲骨文、金文辗转变易之跡,上推书契之初轨,补正《说文》之讹闕,其志则大,其事则难。其论虽未能全备,也不无臆想误测,然总而观之,则其论可取者多,其方法、体例,亦开古文字学研究之新路,所以为后世所重。

  《名原》成於作者之晚年,作者故世后,其弟季芃仓卒付梓,写官既不知古文,校者又以不识篆、籀、金文而闕之,故初刻本不仅有讹、倒、衍、奇,且墨丁满纸,难以卒读。一九二二年,戴家祥得孙氏犹子孙莘农所传校补本,后又过録马衡所校,补正其讹闕数百字。一九八六年齐鲁书社影印出版了戴氏之校点本,《名原》一书始得完备。其校点虽未尽善,如《叙》第一页“而叵復识别况”,“况”字实应从下读;“古文有‘’市”,实应标为“古文有‘载市’”。但其校点,大有功於《名原》则无疑义。戴氏又撰《斠点《名原〉书后》一篇附印於书末,所述《名原》之成书、流传及校点情况甚详,可供参阅。 

《名原》一书的发展历史与介绍

推荐专题:
最新资讯
热点资讯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